刷到一個視頻,一個爸爸辭職專業帶娃,孩子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八年級下冊的數學和物理。怎么學?就是看書做題,還買了兩本練習冊,《某某幫》和《某某題》。
為什么我覺得這個爸爸瘋了,因為他在揠苗助長。
天有節律,花有花期。這個做法不符合成長規律,是透支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性價比低,副作用大。
1、性價比低
小學花費1小時,不一定能夠搞懂雞兔同籠;到了初中學過二元一次方程,1分鐘搞定,就是送分題。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才會有更高的效率,有更好的效果。
小學6年的知識量,在12年的學習生涯中所占的比例確實很少。那為什么我們的教育制度規定小學需要6年?
因為小學更注重的是學習心態、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只注重在知識上的搶跑,忽略了這些更重要的因素,看似多學了一點知識,其實有非常大的副作用。
2、副作用大
過早雞娃的孩子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到了初中高中或者大學,突然崩潰,心理抑郁,躺平放棄,徹底不學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為什么呢?因為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迫于家長的嚴厲要求,無法反抗,只能一門心思的搞學習。他們只是在高壓下做出的無奈選擇。
一旦他們到了青春期或者成年之后,生理和心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主意識開始覺醒,發現過去的生活是一種“變態”。尤其到了重點高中或者名牌大學,會見到更多更加優秀的同學,他們過去那套只靠補課刷題的方法已經不適用了,成績不如別人,其他方面啥也不會,非常容易自我貶低,自暴自棄,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你看網上的視頻,多數都是雞小學生,個別的是雞初中生,到了高中就一個都沒有了。因為你過去那套超前跑的策略,已經不適用了。
其實孩子不是不能提前學習,而是這個爸爸的方法不對。
3、方法很差
本質上說,那些名列前茅的學霸,不一定比別的孩子更聰明,但他們一定是多知多懂,家長們做了更好的規劃,所以幫助他們順利贏得中考高考。
怎么多知多懂?當然是多看書,多學習。但我強烈反對通過多刷題的方式超前學。
為什么?因為做題這件事太急功近利了,而且做題太枯燥,太消磨學習興趣,消耗學習動力。
比如985×211,誰不會?但你要想得出正確答案,你就需要動筆算一會兒。做題除了動腦思考以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耗費算力、精力、心力。
比如初中的物理,絕大多數題目就是記公式,套公式,認真算。讓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就進入到這些機械式的學習進程中,這是幫助孩子還是害了孩子?
4、好的做法
如果孩子自己感興趣,學什么都可以,學多少都沒關系。
如果家長真的希望孩子有一些超前準備,小學階段與其超前搶跑數學物理,不如多閱讀,多背詩詞,或者把英語拉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因為英語、語文都是語言,語言是練會的,即便學到很高水平,也是符合規律的。
至于數學物理等自然學科,我認為博物館、科技館、紀錄片、科普讀物、科學實驗,才是最好的啟蒙。不要用做題刷題,把有趣的知識變為枯燥的練習。如果一個孩子始終對科學感興趣,都不需要你給他買練習題,他自己可能就開始搞小發明小創造了,他有可能就是第二個王興興。這種寓教于樂、興趣第一的啟蒙方式,不比補課刷題的方式好一萬倍嘛!
說到這里,我想起藤藤之前的一個朋友,我認為那個孩子就是天才。
那個孩子自稱“小愛迪生”,他從一年級開始,就喜歡搞小發明,在自己的書桌里面安裝小電燈。別的小孩還在玩樂高的時候,他玩的是3D打印機,利用整整一個暑假,打印了一個商場的微縮模型。五年級的時候,設計了整個教室的地下情報網……這個孩子上了初中,父母就把他的興趣愛好都停了,逼他去補課班,6年級就提前學物理。這個孩子還需要學物理嗎?
一個王興興一樣的天才,就這樣被父母埋沒了。
什么是天賦?這才是天賦。這樣的天賦,這樣發自內心的興趣和愛好,是我們可遇不可求的。我即便可以幫助藤藤贏得中考高考,也很難培養他這種天生的創造力。
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才能成為學習高手,才能成為人生贏家。時間不對,方式不對,事情不對,只會自食其果。
還是那句話:父母的認知,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如果父母自己不學習,只知道逼著孩子去搶跑去刷題,希望通過孩子的成績來證明自己,結局注定是悲劇。
雞娃不如雞自己,不要讓孩子承擔你無知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