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說過一句傳世名言:“人最可貴之處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質(zhì)后,依然熱愛生活”。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fēng)順的,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苦難和坎坷是悲慘生活的寫照,但是這位唐朝的詩人來說,這些只是自己的養(yǎng)料,是自己生命旅途中的風(fēng)景。
他跌入低谷時逢秋不悲,面對權(quán)貴時絕不低頭,與朋友交往正能量滿滿。即便身處陋室,也散發(fā)著靈魂的清香。
他就是劉禹錫。
0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劉禹錫少年時登第,年僅二十一歲,可謂是志得意滿。
后來參加革新運動得罪了權(quán)貴,一生被貶數(shù)次。
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夏,劉禹錫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dāng)一名小小的通判。
因為得罪了當(dāng)?shù)氐闹h,刻意把他安置在偏僻的房子,門口還有一條大江,生活極其的不便。
劉禹錫不僅毫無怨言,反而還一臉欣喜,遂在門口寫下一句詩:
“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p>
知縣見此,又把劉禹錫的三間房給改成了兩間房。
可他還是笑臉相迎,提筆寫下:
“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p>
那知縣見此惱羞成怒,把劉禹錫安置在只有一床,一桌,一椅的陋室里,甚至在命人在門口擺了一塊巨石擋住道路。
沒想到劉禹錫竟如獲至寶,對著大石頭嘖嘖稱奇,感慨之余便揮墨寫下這篇傳世經(jīng)典: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也正是劉禹錫如此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才會讓《陋室銘》成為古詩的高地。
0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被貶那年,劉禹錫三十四歲。見過了宦海沉浮,品過了人情冷暖,任誰都會消沉黯淡,就連一同被貶黜的柳宗元也變得郁郁寡歡。
往前翻越十年,回看那個志得意滿的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今天落得如此境地。
貶謫是自古文人的劫數(shù),面對這一劫難,心情暗淡,憂讒畏譏,滿目蕭然實屬正常;摔了跟頭,碰了釘子,從此學(xué)乖的也不在少數(shù);但是像劉禹錫這么軸,這樣毫不后退的人還是十分罕見。
《憶江南·春去也》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艷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當(dāng)初寫下這闕詞的時候,劉禹錫年少有為,未來可期,即便前路陰雨連綿,內(nèi)心也始終相信會有又再放晴的那天。
十年過去了,劉禹錫還是那個劉禹錫。
有首偶作的小詩,從被貶的朗州傳到了長安。安撫了友人柳宗元破敗零落的心,歷經(jīng)千年,同樣寬慰了無數(shù)文人破碎的靈魂。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當(dāng)人們替他惆悵,為他不平的時候,他的答案是“秋日勝春朝?!?/p>
杜野老眼中的秋天是這樣的: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p>
大家固有的印象里秋天也是蕭瑟寂寥的,那在劉禹錫眼中到底是什么勝過了生機勃勃萬物復(fù)蘇的春天呢?
是蒼茫遼闊的蒼穹?還是是直沖云霄的野鶴?亦或是可以把一切惆悵和傷感融化掉的詩情?
勝過秋日的不是秋日,而是劉禹錫的豪情。
當(dāng)苦難到來的時候,就把它變成助力成長的頑石吧。
03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新唐書》是這么評價劉禹錫的:
“禹錫恃才而廢,褊心不能無怨望?!?/p>
說他恃才傲物,心胸狹窄。可我還是挺喜歡這個有點小心眼的倔老頭的,且從他一生所做的兩首桃花詞就能看出來。
整整十年后,劉禹錫奉旨回朝,本來想著這次可以一展宏圖,卻沒想到因為一首詩惹了大禍。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京城的大街上熙來人往,都是剛剛從玄都觀看桃花回來的人,玄都觀里有茂密繁盛的桃樹,都是我被貶這十年栽種的。
在劉禹錫浩如煙海的詩作中算的上是平平無奇,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于是“桃千樹”變成了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小人,“賞花人”成了趨炎附勢隨波逐流的看客。
也或許劉禹錫在寫的時候已經(jīng)預(yù)示到了這首詩的后果,可他還是義無反顧,要用手中的筆去戳小人的臉。
然后,又被貶了十三年。
后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白居易問劉禹錫被貶了多少年。
劉禹錫掐指一算,滿打滿算得有二十三年。難免有點悲愴,自己的大好年華就這樣白白浪費,這放在誰身上不也得跟著哀哭幾聲。
白居易為了安慰朋友,也作了一首詩送上: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fēng)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我們同飲共醉吧,你詩才卓絕,卻命不由人。放眼而望,處處風(fēng)光你卻長守寂寞,滿朝文武個個升官你卻歲月蹉跎。
劉禹錫覺得難遇知音,在內(nèi)心的陰霾一掃而空之后,也留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雖然我已年邁,可是千千萬萬的年輕人已經(jīng)成為這個國家的棟梁,在他們的身上,我又看到了希望。
喝下這杯酒,我們將重振旗鼓!
這還不算完,千帆越過,物是人非。
五十七歲的劉禹錫在熬過了十四年磨難之后再次回到京城,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當(dāng)年的玄都觀。
《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十四年過去了,連當(dāng)朝的皇帝都換了四個,當(dāng)年那些諂媚的小人早就淹沒在塵埃中了。
可是那個倔強的劉禹錫還在,他的骨氣和豪情也在。
甚至還專門為此做了一篇小序:
“重游玄都觀,蕩然無復(fù)一樹,惟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fēng)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后游?!?/p>
年邁的劉禹錫在風(fēng)中站著,眼前滿目蕭瑟卻讓人心潮澎湃。
對于苦難和坎坷,劉郎交給我們的辦法是:忘記它的存在,像一切都沒發(fā)生一樣。
這樣的劉禹錫,誰能不愛呢?
林清玄說過一句話:
“樂也歡喜,苦也甘愿?!?/p>
其實面對無常的人生,我們除了改變自身之外什么都改變不了。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人生不會一帆風(fēng)順,苦難也不會一直常在,有時候苦難不過是化了妝的幸福,生命要有縫隙,陽光才能照射進來。
劉禹錫一直不肯低頭,于苦難中修行,留下了無數(shù)流傳千古的佳句。點亮智慧的心燈,靈魂就會圖騰,把內(nèi)心修成什么樣的風(fēng)景,你就擁有什么樣的人生風(fēng)景。
內(nèi)容來源于:唐詩宋詞天地,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