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黎巴嫩籍的女醫生持H-1b簽證入境美國的時候,在海關被吊銷簽證,遣返回國,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國土安全部于周一證實,該女子在返回其祖國黎巴嫩期間,參加了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的葬禮,調查人員在她的手機中發現了疑似支持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的照片和視頻。
這名女子是34歲的黎巴嫩籍醫生拉莎·阿拉維耶(Rasha Alawieh),她是名布朗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從2018年起,持H-1b簽證在美國居住,她于3月11日在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再次取得了H-1b簽證,于3月13日搭乘飛機前往美國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Boston Lo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當抵達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時,阿拉維耶被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官員扣留,進入“小黑屋”進行第二次審查,在審查結束后,阿拉維耶的簽證被吊銷,遣返回黎巴嫩。
阿拉維耶的親屬在得知她被關在“小黑屋”后,立即向聯邦法院提出訴訟,獲得了聯邦法官的支持。據了解,由奧巴馬提名的聯邦地區法官利奧·索羅金(Leo Sorokin)下令暫停遣返行動,并要求政府提供更多證據以支持遣返決定。
不過,就在索羅金法官發出命令的前一刻,阿拉維耶已經坐上前往法國巴黎的航班,她將在巴黎轉機,被遣返回黎巴嫩。
據法庭文件顯示,索羅金法官于周五晚7點18分下達了暫停驅逐的命令,而CBP官員則在7點16分將阿拉維耶送上航班。航班追蹤數據顯示,該航班于晚上7點43分左右從登機口起飛,并于8點前離開波士頓機場。
白宮和CBP官員堅稱,他們并未故意違抗法庭命令。CBP官員約翰·華萊士(John Wallace)在作證時表示,當遣返行動進行時,執法人員尚未收到法院的正式通知,因此并無不當行為。CBP發言人希爾頓·貝克漢姆(Hilton Beckham)也指出,移民有責任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有合法入境的權利,并補充說,該機構嚴格遵守國土安全標準,以識別和阻止潛在威脅。
商業推廣
原因
毫不忌諱說自己支持恐怖分子
那么,阿拉維耶到底為什么被遣返呢?
據《政治報》(Politico)報道,美國司法部指控阿拉維耶與黎巴嫩真主黨有聯系,并指出她的手機已刪除郵件文件夾中發現了該組織領導人的照片和視頻。此外,阿拉維耶在接受詢問時承認,她曾在上個月回國探親期間,參加了遇害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的葬禮。她辯稱,參加儀式是出于宗教原因,而非政治目的。
根據CBP交給法庭的一份記錄顯示,阿拉維耶在談到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時毫不忌諱地說:“我是什葉派穆斯林,他(納斯魯拉)是一位宗教人物。他有很多教義,在什葉派社區享有很高的聲譽。我想如果你聽過他的布道,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他是一個虔誠、有靈性的人,正如我所說,他非常有價值,他的教義是關于靈性和道德的。”
然而,在過去20年,真主黨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納斯魯拉擔任真主黨領袖30多年,去年9月在以色列的空襲中被炸死。而在葬禮期間,以色列還派出F-15戰斗機在葬禮隊伍上空低空飛過。
聯邦助理檢察官邁克爾·薩迪(Michael Sady)說,從阿拉維耶在馬薩諸塞州機場接受的審查來看,無法確定她“在美國真實意圖。因此,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取消了她的簽證,并認為阿拉維耶博士不允許進入美國。”
此次遣返事件引發了廣泛爭議,一方面,支持遣返的聲音認為,美國有權拒絕任何被懷疑支持恐怖組織的外國公民入境,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安全環境緊張的情況下。另一方面,阿拉維耶的親友則為她喊冤,她的表妹亞拉·切哈布 (Yara Chehab)代表她提出抗議,指控海關官員“故意”違抗法官的命令。不過,原來的律師團隊在得知事件原委后,于周日晚上退出了此案。
布朗大學醫學副教授喬治·貝利斯(George Bayliss)則表示:“我和同事們對阿拉維耶博士被驅逐出境感到憤怒。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同事,我們希望得到公正的對待,希望她能回到羅德島。”
他們還計劃周一晚上在羅德島州議會大廈舉行集會支持她。
索羅金法官已要求政府在一周內提交更多相關文件,以解釋遣返決定的法律依據,并澄清阿拉維耶的具體威脅性質。與此同時,阿拉維耶的家人仍在尋求法律手段,希望能推翻遣返決定,并允許她重返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