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來,張子楓這兩年真是越來越會挑劇本了,這次的新片《我會好好的》直接戳中寵物黨的淚腺。這片子由薛曉路監制兼編劇,董宏杰導演,卡司里除了張子楓、王景春兩位實力派扛大旗,還有一只叫塔塔的邊牧當“特別主演”——沒錯,狗子這次真成主角了,戲份比某些客串演員還足。故事講的是打工女孩趙小滿(張子楓)和流浪狗小意的相遇,兩個孤獨的靈魂互相救贖,但最后又不得不面對生死離別的虐心故事。
先說說演員陣容。張子楓這次的角色趙小滿,完全跳脫了以往“國民妹妹”的乖巧形象。她演一個為生計奔波、家庭關系復雜的底層女孩,頭發隨便扎著,衣服樸素到甚至有點破舊,但眼神里那股倔勁兒愣是讓人移不開眼。最絕的是,她和小狗塔塔的對手戲,據說拍完電影后,張子楓直接把塔塔領養回家了,戲里戲外都成了“一家人”。這操作不僅讓愛狗人士狂贊,連導演董宏杰都感慨:“子楓在片場和狗狗的互動完全是真情流露,甚至有一場塔塔舔她眼淚的戲,完全是狗狗自己臨場發揮的,反而成就了全片最催淚的鏡頭。”
王景春演的是小滿的父親趙補金,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嚴父,嘴上說著“狗就是條命”,實際行動卻是偷偷給狗喂肉干。這位柏林影帝把角色演得特接地氣,有一場他瘸著腿走路、小狗模仿他的戲,觀眾看了又哭又笑。王景春自曝秘訣是隨身揣肉干“賄賂”狗狗演員:“‘脈動’(另一只小狗)學我瘸腿那場,它一開始跑太快,我吼了一聲,結果它回頭那個委屈眼神,我心都化了。”這種細膩的互動,直接把父女線和人寵線擰成了情感雙螺旋。
配角里還有張子賢和王驍特別出演,張佳寧友情客串。王驍演的老肖有場和自家狗子告別的戲,被作家石一楓夸“藏得住情緒”,明明眼眶紅了硬是憋著不哭,這種留白式表演反而讓觀眾自己腦補出萬鈞重量。張子賢的角色暫時沒太多劇透,但按他以往“喪萌”路線,估計又是個讓人心疼的倒霉蛋。至于張佳寧,雖然戲份不多,但預告里她和小滿在海邊散步的畫面,直接讓人夢回《一閃一閃亮星星》的治愈感。
當然,這片子的靈魂還得是狗狗演員們。為了拍好“小意”,劇組找來六只邊牧輪流上陣:塔塔負責車戲和撒嬌,桶桶能剛能柔,小粒是奔跑擔當,兜兜靠眼神講故事,麥動模仿力一流,團團敏感但貼心。導演董宏杰揭秘選邊牧當主角的深意:“現實中邊牧智商超高卻被棄養最多,我們想呼吁領養代替購買,養了就得負責到底。”連薛曉路都說,這次拍的不是簡單的人寵煽情,而是直面“臨終關懷”——怎么在寵物生命最后階段,給它尊嚴和愛,同時讓自己學會放手。
劇情方面,小滿和小意的相遇始于雨夜,流浪狗躲進管道避雨,渾身濕透卻用爪子搭上她的手。這種“被選擇”的宿命感,讓原本猶豫養狗的小滿咬牙說出“我要養!”之后的日子,狗子會搗亂、會生病,但也教會她什么是無條件的愛。最扎心的是,當小意病重抗拒吃藥時,小滿坐在樓梯上崩潰大哭,結果塔塔叼來藥盒蹭她臉頰——這場戲直接讓首映禮觀眾集體破防,因為劇本里根本沒寫這個動作,純屬狗狗即興發揮。
說實話,寵物電影最怕刻意煽情,但《我會好好的》贏在細節真實。比如小滿打工拉貨,狗子從車后窗探頭的畫面,撲面而來的生活氣;又比如小滿給狗喂藥時,手指被咬出印子卻笑著說不疼。這些瑣碎日常堆疊出的情感,比任何狗血橋段都更有殺傷力。就連主題曲《護身符》都由黃綺珊和張子楓合唱,歌詞里那句“你是我的護身符,陪我走最黑的路”,直接把養寵人的心聲唱成催淚彈。
這片子還有個狠招:把觀眾自家寵物的名字放進片尾字幕,配上“我會好好的,你也是”。這種操作簡直是精準打擊淚腺,難怪點映場結束后,有人抱著狗哭到妝花,有人立馬打電話給老家問狗狗近況。薛曉路說,她想探討的不是“如何避免告別”,而是“如何笑著接受告別”。所以別看海報溫情,實際觀影請備足紙巾——畢竟,誰能扛得住張子楓紅著眼眶說“我想陪你久一點”呢?
總之,《我會好好的》絕不只是“又一部寵物電影”。它撕開養寵浪漫化的表面,讓你看到責任、疼痛和成長的真相。3月22日上映當天,別忘了帶你家狗子(或者狗子的照片)去電影院——畢竟,有些愛需要儀式感,有些告別值得好好說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