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未成年人就不要讀了。
1
2015年,浙江千麥司法鑒定中心接到一案子:一男子做手術被誤切了一顆睪丸,嚴重影響性功能,最后醫院賠了200萬。
于是,網上產生了一個帖子說:
“男的做手術被誤切了一顆睪丸,賠了200萬,現在一想,男人每天出門帶著400萬的DD亂顫,是不是在炫富?”
2
最近的DD又升值迅猛。
2025年3月17日,據媒體報道,美國加州陪審團裁定星巴克需支付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賠償金,給一位因“熱飲杯蓋未妥善固定”而嚴重燙傷的外賣員。
3.6億元人民幣,這個真值錢。
3
該事件2020年發生在美國,一位名叫邁克爾·賈西亞的外賣員在取餐時,店員將顧客點的3杯飲品放在杯托上,打開窗口遞交給他。
在交接過程中,因星巴克員工未妥善固定熱飲杯蓋導致飲品脫落,托盤上的一杯熱飲意外翻倒,滾燙的咖啡淋在了這位外賣員的下體和大腿上,導致其遭受三度燒傷、毀容及下體神經系統損傷。
經過多次手術和治療,賈西亞仍面臨永久性損傷和生活質量下降的問題。
4
賈西亞在2020年把星巴克告上了法庭,指控星巴克未能確保其產品的安全性。
原告律師指出,星巴克員工在包裝飲品時出現失誤,未能妥善確保飲品容器安全,違反了“合理照顧義務”,導致悲劇發生,星巴克應負起責任賠償受害人。
5
根據法庭記錄的裁決結果,賈西亞所遭受的損害包括身體疼痛、精神痛苦、生活樂趣喪失、羞辱、不便、悲傷、毀容、身體功能受損、焦慮以及情緒困擾。
因此,經過幾年的訴訟,陪審團認定星巴克負有主要責任,裁定星巴克需賠償5000萬美元,若加上利息和律師費,賠償金額可能高達6000萬美元。
6
星巴克方面對此表示不滿,認為賠償金額過高,并計劃提出上訴。星巴克發言人稱:“公司始終致力于維護最高安全標準。我們對當事人的遭遇深感同情,但不同意陪審團的決定,認為賠償金額過高。”
7
早在1994年,麥當勞也曾發生一起類似的訴訟案。
這就是里貝克訴麥當勞餐廳案(英語:Liebeck v. McDonald's Restaurants),又稱麥當勞咖啡案,是美國一宗著名的產品責任訴訟,并引發法學界對美國有關侵權行為法律的改革展開辯論。
案件中的這名婦人因為不小心以熱咖啡燙傷自己,結果獲得陪審團表決賠償290萬美元。事后,主審法官裁定將賠償額減至64萬美元,不過麥當勞與事主在上訴前成功達成協議,在賠償金額保密的情況下,雙方庭外和解。事件在美國引起了很大反響。
8
大家應當知道,這就是我們民法中的懲罰性賠償制度,也稱懲戒性賠償,是指當侵權人(義務人)以惡意、故意、欺詐等方式實施加害行為而致權利人受到損害,權利人可以獲得超過實際損害賠償的一種金錢賠償。懲罰性賠償設立目的即通過對義務人施加懲罰,阻止重復實施惡意行為,并警示他人。
9
要知道,在我國,懲罰性賠償搞不好就變成了敲詐勒索。
不信,你可以試想一下,一個快遞小哥,因為DD被燙傷,索賠3.6億元?
童話也不敢這么寫。
2025年3月17日星期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