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晚上“務農”,好忙啊
這是似乎是一個童話中的世界。
砂石路,青草地,小木屋……作物簌簌破土而出,溪流潺潺蜿蜒流淌。
相伴左右的是友善的鄰居、志趣相投的伙伴和可愛的奇幻生物。
這里的土壤盛產歡樂與奇跡,拒絕一切紛爭與煩惱。
最近放出消息的幾個模擬經營手游pv中,都展現了田園牧歌般的夢幻場景,且無一例外地都出現了種田的畫面。
(從上到下為:《米姆米姆哈》pv截圖、《代號:奇旅》pv截圖)
這一模式似乎被默認成生活模擬類游戲的標配,即使玩家在其他游戲里早就體驗過種田模式,到了新游戲中也依然會沉迷于此。
經久不衰的種田模擬
在模擬經營中有許多細分賽道,從經營店鋪到建造城市、成立文明,再到許多風格各異的模擬器游戲,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萬物皆可模擬”。有些模擬經營游戲很依賴玩家偏好,對上“電波”的人大呼好玩,而對不上的人可能花費幾小時也玩得一頭霧水。
例如在《密教模擬器》中,克系囈語式的卡牌描述讓部分玩家如癡如醉地玩上一局又一局,但即便是此題材愛好者也有可能遇到一定理解門檻而不明所以,更不必說最初接觸這類模擬經營的新玩家只能“望游生畏”了。
然而,種田模擬,或者說農場模擬,卻幾乎是全球玩家都能輕松接納并沉迷與此的模擬形式。
國內網友曾調侃“種田是刻在基因里的”,在游戲中種田堪稱“血脈覺醒”。而海外玩家對種田模式也頗為熱愛,根據AppMagic數據,截至3月12日,2025年移動端模擬游戲暢銷榜排名前五的游戲中,有四款均為以種田模式為主的游戲。
(夢想城鎮在該網站中的主題被標為“農場/農業”)
即便不是純粹的種田模擬,許多生活模擬類游戲也會將種田模式設為新手引導的第一個板塊,使玩家通過種田來建立對游戲世界的初次聯系。
這種玩法能夠為偏好輕量操作的休閑玩家提供低門檻的沉浸入口,在極短的時間(新手教程)內讓玩家見證“種子成長為果實”的生命循環,體會“播種-等待-收獲”的具象化過程,從而建立玩家與虛擬農場或家園的初步歸屬感。
與此同時,這一過程同樣能為廠商們提供商業化的付費設計,各種農作物、農具、肥料等天然就是可消耗資源,零氪玩家可以選擇慢慢經營,而愿意付費的玩家則可以通過購買相應道具實現快速收獲與成長。
在《代號:奇旅》的pv中,有角色通過各式道具來影響作物生長的畫面;《米姆米姆哈》中則有各種游戲中的精靈“米姆”來協助種田的場面,無疑都能為種田模式添加更多趣味性。
(《代號:奇旅》中疑似實現作物快速成熟的道具效果)
玩家們對種田的熱愛不僅在這類常規農場模擬的休閑游戲中,在其他游戲內也對種田情有獨鐘,比如在《我的世界》里建造溫室大棚,在《饑荒》中種植作物……前者基本出于主觀選擇,而后者則多了一絲生存壓力下的現實考量。
所以種田究竟有什么樣的魅力,能讓玩家們樂此不疲呢?
賽博養老or硬核種田
和一般的休閑游戲類似,種田模擬不需要玩家緊繃神經應對戰場槍火,也不必在操作上精益求精,更不會給玩家帶來重開十幾遍卻依舊卡關的挫敗感。
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經營農場,所有規劃都自主決定。玩家的心理預期幾乎都能被滿足,花費的每一分精力和時間都能有所收獲——只要付出就能得到正向回報,從而獲得因勞動而產生的成就感,滿足玩家內心對確定性的渴求。
這種積極心理能在一次又一次“慢節奏+正反饋”的循環中無限疊加,日常積累的壓力也能在此過程中被悄然釋放。也有玩家能通過規劃農場來獲得一定掌控感,井然有序的農田預示著(游戲中)未來的秩序與富足。
即使將農田置之不理,游戲也能為玩家提供其他詩意的享受。無論是肝度玩家還是佛系玩家,都能在電子農家樂里實現賽博養老。
有喜歡休閑種田的玩家,自然也有偏好硬核種田的玩家。其中硬核種田的佼佼者《模擬農場》系列已經出到第25代,和常見的可愛畫風種田相差甚遠。
玩家需要操作各種現代化農機來完成灌溉收割等動作,操作系統處處透著科技與狠活。制作組還一直為獲得各個農機品牌的授權而努力,以期為玩家提供更還原的細節。
《模擬農場》貼近“真實”的風格似乎具備了有些“勸退”的挑戰性,但依然有大批玩家樂在其中,甚至參與了該游戲制作組所舉辦的《模擬農場》全聯賽。
不過無論是沉迷賽博養老還是硬核機械化,游戲內的種田模擬終究是在打造一個虛構的桃花源。
一方面,游戲所營造的農場過濾了現實的沉重而保留了真實農場中最“正面”的部分。游戲內可以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即使作物全部枯萎也不會讓玩家傾家蕩產。但在現實里,突如其來的大雨、沒有科學配比的施肥以及各種農具農機的耗損等等,都有可能讓之前的努力化為烏有。
另一方面,除了“種田”外,真實農場中還有許多農民們為之煩惱的事情,相關政策、人員管理、市場風向等等,到處都需要操心勞力。不必說游戲,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農民也無法預料所有在經營農場時可能發生的糟心事。
但是在現實的壓力下,一個能讓人專注純粹享受播種與收獲的虛構之地,或許正是其珍貴所在。
旁觀與在場
事實上,除了游戲外,其他文娛作品也為人們提供了“體驗”種田的機會。
農業紀實類綜藝《種地吧!少年篇》記錄了十個幾乎對土地一無所知的年輕人成長為熟悉各種農活“老師傅”。豐收的土地不僅回報了節目組內的年輕人,也以傳遞情感的方式回報了圍觀他們成長的觀眾們。
(據悉,在參加節目前,十人中只有一人曾種過田)
《克拉克森的農場》則是另一種風格,英國人克拉克森為觀眾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英國農村。他和自己的農田斗智斗勇,生動形象地表達出務農并非易事,土地會以殘酷的現實平等地教育每一個異想天開的人。
除了上述的綜藝,還有《小森林》、《德雷爾一家》之類的影劇,以及像李子柒等up主制作的視頻,都為人們提供了旁觀種田和欣賞田園美學的機會。
現代的快節奏時常令人窒息到想要躺平,無論是否出于逃避現實的心理,“種田”這一種行為無疑是非常良好的疏解方式之一。當人們聚集在屏幕的一端,共同旁觀耕耘與收獲時,都能獲得類似精神按摩后的解壓與放松。
旁觀久了自然就想要參與,可找尋一個安靜舒適的放松之地往往意味著花費不確定的時間、金錢、精力等成本,更何況搜遍全網后選中的理想鄉很可能貨不對板,甚至有時體驗現實農家樂都需要提前預約。
盡管有很多人向往田園牧歌般的生活,但真正付諸行動或干脆以務農為生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此時,游戲這一載體就體現出了難能可貴的性價比。絕大多數沒有在現實生活中體驗過種田的玩家,不僅可以在被廠商“精心調整”過的游戲中模擬種田,享受純粹的快樂,還能在各種植物、動物等其他游戲體驗下獲得現實難以獲得的情感陪伴。
不需要起早貪黑就能收獲作物,不需要勞心勞力就能體驗鄉間野趣。游戲為玩家提供了從“旁觀”轉變為“在場”的空間,一個能夠暫時脫離緊張焦慮生活的樂園。
至少在游戲里,玩家可以在閑暇時刻全然放松,在電子世界中享受置身田野的浪漫,參與、經營與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理想鄉。
*爆料丨合作丨招聘:點擊或戳微信號 luoxuanwan1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