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是重慶首個歷史文化名城,因地處長江要津而得名,或許是坐落在四面山腳下的緣故,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擁有包括明崇禎十六年進士程源,中國早期婦女運動的領導人之一鐘復光,中國十大元帥之一聶榮臻等諸多名人,名人眾多,故居也不少,但要說哪個舊居最低調,還得說是陳獨秀舊居。
陳獨秀為了民族事業東奔西走,出生在安徽懷寧,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留下足跡,相反在江津停留的時間也不是最長,但江津的陳獨秀故居卻是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故居,位于江津區幾江街道石墻村,地處長江南岸,緊鄰元帥陳列館,距離江津火車站不遠,只有15公里不到30分鐘的車程。
陳獨秀故居原本是清光緒年間貢士楊魯丞的家宅,1938年,在陳獨秀出獄后,楊魯丞的后人邀請陳獨秀來此整理楊魯丞的資料。在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在貧病交加中在此溘然長逝,因此也是陳獨秀最后的居所。2004年江津人開始籌建陳獨秀舊居,2012年經過三次修繕整理竣工,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陳獨秀舊居坐南朝北,占地2萬多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川東清代民居,為兩正四廂復四合院布局的土木石結構房屋,懸山式屋頂,院子四周砌有丈余高石墻。所有建筑10多年前被修葺一新,四周植被茂盛,環境清幽不說,房屋外墻被粉刷成白色,屋頂鋪設川東地區常見的小青瓦,白墻黛瓦,頗有幾分古樸古香的味道。
陳獨秀舊居,其實更是一個展覽館,分為尋求救國之路、新文化運動旗手、五四運動總司令,被捕入獄、流寓江津等七個部分,通過42件珍貴文物、108張歷史照片等文物史料,真實客觀地再現了陳獨秀的一生,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深遠的現實意義,什么都好,就是游客不多。
盡管陳獨秀舊居游客不多,依然不能掩蓋他叱咤風云的一生。17歲中秀才后,由于疾惡如仇的性格,看清晚清丑惡的面孔,抨擊現實,受到清朝的打壓,不得已出國求學,有的又說是躲避追捕,回國后又組織運動,最后成了創始人,由于意見不統一,出獄后在江津定居,也算是隱姓埋名吧,直到因病去世。
上世紀初期,國家可以說是經歷過多次洗牌,也出現過很多風云人物,作為陳獨秀來說,是創始人之一,也可以說成績驕人,只是晚年由于看法不一樣,孤獨地生活在江津城郊。盡管如此,畢竟是陳獨秀,其舊居卻是一個少有游客的景點,耐人尋味,除了用低調來形容,再也找不出合適的詞語,你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