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風車旋動、白墻黛瓦,村舍連廊頂部整齊鑲嵌著太陽能電池板……走進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竹小匯村,曾經的老村落通過更新改造一躍成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最佳實踐和世界級的零碳樣板。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嘉善片區竹小匯零碳科創聚落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供圖
1月14日,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年會暨布魯塞爾峰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成功舉辦。會上,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總工程師、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嘉善片區總工程師沈磊主持設計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鄉村零碳聚落建設實踐”獲2024年度“綠色設計國際大獎”,“竹小匯零碳聚落”更新模式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2019年11月,由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組成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成立。近年來,嘉善縣通過對騰退村落進行更新改造,引入生態科研機構,注重建筑節能科技的運用,同時綜合應用光伏屋頂、污水處理、地源熱泵、風力發電等低碳技術,實現村落能源自給自足、物質循環利用,規劃形成“竹小匯智慧田、竹小匯零碳科創聚落、竹小匯生態島”三個系列項目,展示生態綠色、零碳賦能的“三生”空間高質量發展成果。
目前,竹小匯全域實行農田降碳、建筑零碳、生態固碳,通過風能、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實現碳平衡,平均每年提供碳補償21萬千克二氧化碳當量,相當于一年種了2300棵樹。
【專家點評】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東南大學建筑設計與理論研究中心主任程泰寧:
將當下與未來串聯,綠色低碳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必由之路。多一片藍天、多一汪碧水、多一方綠地,綠色是發展的底色。在實現“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把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更新全過程,推進城市空間形態與城市功能的持續完善和優化調整是走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推進城市更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生動詮釋。
作為“零碳樣板聚落、無廢聚落、生長聚落”三大技術模型的集成,竹小匯從一個“廢棄村落”搖身一變,成為了比肩世界級的零碳樣板。示范區嘉善片區發展目標明確、發展方向合理、發展路徑科學,建設成效顯著,要利用好區位優勢、環境優勢,進一步明確科創產業的發展規模、方向和類型,在聚落及園區空間形態、功能業態的設計上不斷創新和嘗試。
■來源:中國城市報記者?張永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