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比亞迪在超級e平臺技術發布會上正式推出“兆瓦閃充”技術,以全球首個量產乘用車1000V高壓架構和10C高倍率電池為核心,實現了充電功率1MW(1000kW)的突破。這一技術將電動車充電效率推向新高度——充電5分鐘即可補充400公里續航,平均每秒充電2公里,徹底顛覆了傳統補能體驗,成為純電時代技術新標桿。
比亞迪此舉不僅解決了用戶長期以來的充電焦慮,更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入全球領先行列。
技術突破:從800V到1000V的跨越
比亞迪的“兆瓦閃充”技術基于全域千伏高壓架構(1000V),配合10C高倍率電池,將峰值充電功率提升至1MW。相較此前行業主流的800V高壓平臺,1000V架構可支持更大電流(1000A)和更高充電倍率(10C),從而顯著縮短充電時間。例如,行業此前最高水平為充電5分鐘續航255公里,而比亞迪將這一數據提升至400公里,效率提升近60%。
與此同時,比亞迪通過“全溫域智能溫控”技術保障了充電安全。高壓快充過程中,電池溫度控制是關鍵挑戰。比亞迪的溫控系統能在-30℃至60℃的寬溫域范圍內精準調節電池溫度,避免過熱或過冷導致的性能衰減。此外,超級e平臺3.0實現了動力電池、驅動系統與高壓架構的深度集成,車身輕量化率提升15%,綜合能耗降低12%,進一步優化了整車能效。
行業競爭:高壓快充成車企新戰場
當前,高壓快充技術已成為全球車企技術競爭的焦點。蔚來ET9(參數丨圖片)搭載全域900V高壓架構,理想MEGA支持5C超充技術(12分鐘補能500公里),華為尊界S6則實現6C充電倍率。然而,比亞迪的1000V平臺和1MW功率在參數上直接超越對手,且已進入量產階段。例如,特斯拉V3超充功率為250kW,僅為比亞迪兆瓦閃充的四分之一。
比亞迪的技術優勢不僅體現在硬件層面,更在于其規?;涞啬芰Α0l布會上,王傳福宣布計劃2025年前建成4000座“兆瓦閃充站”,并向社會資本開放技術合作。這一布局將加速高壓快充網絡的普及,推動電動車補能體驗從“等待焦慮”轉向“即充即走”。
用戶需求:從續航焦慮到補能效率的轉變
隨著電動車續航普遍突破600公里,用戶的核心痛點已從續航轉向補能效率。比亞迪通過兆瓦閃充技術,首次讓電動車充電時間逼近燃油車加油時間(5分鐘)。這一突破直接回應了消費者對“油電同速”的期待。配合覆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閃充站,用戶僅需一杯咖啡的時間即可完成補能,極大提升了出行便利性。
此外,比亞迪同步發布的漢L、唐L車型,將率先搭載該技術。這兩款車型的預售,標志著兆瓦閃充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用戶可即刻體驗技術紅利。
市場影響:技術護城河與行業重塑
比亞迪此次技術發布,不僅鞏固了其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的地位,更通過高壓快充技術構建起深厚的技術壁壘。從三電系統到充電網絡,比亞迪已形成從研發到落地的完整生態鏈。而向社會開放技術合作,則可能帶動更多企業加入高壓快充賽道,推動行業整體技術升級。
對于競爭對手而言,比亞迪的“掀桌子”式創新無疑帶來巨大壓力。此前依賴品牌溢價或單一技術優勢的車企,需重新審視自身技術路線。而消費者將更傾向于選擇充電高效、基礎設施完善的產品,這或加速市場格局的洗牌。
結語
比亞迪“兆瓦閃充”技術的發布,不僅是充電效率的量變,更是電動車體驗的質變。通過1000V高壓平臺與全產業鏈布局,比亞迪正在重新定義電動車的補能標準。當充電時間縮短至“一首歌的時間”,電動車與燃油車的終極對決已進入倒計時。對于行業而言,這是一次技術跨越;對于用戶而言,這是一場出行革命。比亞迪的“狂暴模式”,或許正是新能源汽車未來的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