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順義區在全市基礎教育領域率先部署DeepSeek-R1 671B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出順義智慧教育AI助手,以人工智能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開啟順義智慧教育新篇章。
數學課堂上,師生使用AI助手
在仁和中學初三(9)班的教室里,數學老師何懂正在指導學生利用順義智慧教育AI助手生成數學學習計劃。
何懂介紹:“每位同學借助順義智慧教育AI助手平臺進行人機對話,結合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一些難點提出問題。AI助手針對每個孩子的薄弱點提出結合學情的具體規劃,老師將在此基礎上進行指導與調整,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教師解丁欣借助AI助手備課
教師辦公室內,化學老師解丁欣正在備課。她利用順義智慧教育AI助手生成了化學符號消消樂小游戲,幫助學生在課中及課后加深記憶,熟練掌握知識點。
仁和中學校長馬天翔表示:“作為北京市人工智能試點學校和北京市智慧校園示范校,學校充分引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育教學,在以智促管、以智促教、以智促學、以智促育等多方面發力,讓先進技術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助力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使用AI助手開拓思路
順義一中高一(1)班的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順義智慧教育AI助手進行小組討論。高一(1)班學生張百奧說:“借助AI助手準備辯論賽,能夠幫我們拓寬思路,以更多元的視角來看待問題,讓我們準備得更充分。”
“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知識傳授更生動,通過AI的即時反饋與引導,更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也讓課堂從‘教師輸出’變為‘師生共創’,學生甚至能參與知識的生產過程。”順義一中教學負責人劉世明表示。
學生在人工智能實驗室里討論
順義區智慧教育發展促進中心主任魯鄭介紹:“順義區是全國第二個、北京市首個在基礎教育領域全面部署DeepSeek-R1 671B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區域。我們圍繞‘人工智能+教育’,打造了教師備課智能化、課堂教學精準化等七大應用場景。
接下來,還將同步進行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機制建設,加大場景應用研究力度,開展區、校兩級分層培訓,建立區域智慧教育大模型知識庫,為順義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編輯 | 京教君
內容來源 | 首都教育(ID:bjedunews)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