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柳葉刀學術↑↑↑
據上海市公安局,2025年3月14日,警方接到報警稱本市某校學生宛某(男,28歲)失聯。3月15日15時許,警方在上址河道中發現宛某遺體。經勘驗,宛某符合溺水死亡特征,排除刑事案件。目前,相關善后工作正在開展中。
3月15日,多名網友發貼文稱,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宛某失聯,尋求目擊線索。 15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中文系了解到, 校方于14日下午了解到相關情況后,已經報警處理。
網友在貼文中稱,3月14日,本該參加組會的師兄宛某沒來,也聯系不上他,后來通過監控發現他14日凌晨3點出校后至今未歸,手機、iPad和電腦也都沒帶,目前他們正在四處尋人,也已經報警。
網友發布的尋人帖
據宛同學的同學發文稱,3月14日,大家就像平常一樣,準備開組會,但是等了半天卻發現宛某沒有來。
同學給宛同學打電話,發信息,但是一直聯系不到他。之后,同學去學校宿舍找宛同學,卻發現宿舍空無一人,留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大家發覺情況可能有些不妙,然后就開始查監控。
通過學校監控發現,3月14日晚上八點,宛同學還出現在學校公園附近,有人還見過他,當時也沒有什么異常。第二天凌晨三點,宛同學離開學校,之后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宛同學失聯的事情被曝光之后,也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都在幫忙想辦法,學校也報警了。
據該同學介紹,宛同學是2022級文藝學博士生,為人和善,喜形不露于色,從不抱怨。一名同學稱,宛同學正直善良,學術上也努力扎實。師生氛圍特別好, 導師和同學都特別喜歡他 。近期他的朋友圈也十分積極豐富 ,還和友人相約下周去公園踏青 ,事前完全看不出有什么異樣。
有同學透露稱,宛同學這幾天在寫論文,有個部分卡住了,這讓他有些焦慮,心情不好壓力也有點大。
研究生的壓力有多大?
研究生 的心理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普適性的問題,國內外都一樣。Nature曾發表文章 《Time to talk about why so many postgrads have poor mental health》 ,其中提到:研究生報告的抑郁和焦慮比例比一般人群高六倍。被調研的博士生中有三分之一目前已經出現心理問題,或者有患上心理疾病的風險。對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博士生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約四分之三的博士生承受著「高于平均水平」的壓力。
Nature 兩年一度的針對博士群體的最新大調查顯示:來自全球各地的6000余名博士生, 七成博士對前途迷茫,36%自認有過心理疾病。
機器之心也曾做過一項調研,67% 的研究生說他們在過去一年里至少有一次感到絕望; 54% 的人情緒低落,無法正常工作。 對于許多人來說,讀研究生并不是一種樂趣或個人的充實。
博士期間「心跳」波動圖,第二年到第三年是心態最接近「崩潰」的時間
所以讀博路上有壓力是正常現象,大家都一樣。
面對壓力,大家一定要及時調整心態,如果自己解決不了,一定要:
生命只有一次,千萬珍惜。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復旦大學、知乎、科研大匠,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用于學術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