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被鏡頭聚焦,啄木鳥維修翻車之后,家居人哭了。
每年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各行各業都如臨大考。其實在PChouse看來,“大考”不應只在315,尤其在亂象叢生的家居家電領域。
2025年,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共筑滿意消費”,可在家居家電領域,侵擾消費者權益事件頻發。
2024年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2024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便涉及 “串串房”甲醛超標等消費維權突出問題。
而在剛結束的央視315晚會上,號稱“除了感情不修,啥都修”的中國最大家庭維修平臺 啄木鳥更因服務質量問題被官方點名為“維修刺客”。
事件被曝光后, #315晚會曝光維修刺客啄木鳥# 等相關話題引起了公眾的強烈共鳴。
盡管在3月15日晚間,啄木鳥平臺便連發兩次聲明表示,“放棄公關,接受陽光下的檢驗?!薄肮緦⒚刻彀l布一條整改聲明,每天公開一項整改進展,直到所有問題被徹底解決?!钡髽I還是 陷入了空前的輿情信任危機。
必須要承認的是,從啄木鳥平臺被官方點名批評后陷入輿情危機,到“串串房”甲醛超標問題引起公眾的強烈共情,當前, 消費者對家居家電以及家裝維修行業的信任閾值經歷了一次次挑戰,也一次次被降低 。
輿論的影響力超乎想象,相關事件再次向所有從業者傳遞出危險信號。
守護消費者權益就是守護消費信心,莫讓家居家電消費成為“鬧心消費”甚至成為“死心消費”, 信任崩盤之時或許是行業冰封之時 ,破除家居家電行業亂象迫在眉睫。
01
家居家電亂象“大賞”
真不怕把“飯碗”作沒嗎?
對于家居家電行業而言,2024年是一個充滿 挑戰與反思的年份。
這一年,全國家居消費市場在“兩新”政策刺激下實現規模擴張,但伴隨“國補”、“智能家居補貼”、“家裝廚衛煥新”等政策紅利而來的,是 投訴量的同步攀升。
這一年,從智能家居的“偽智能”到家電產品的“維修難”,從家具板材“以次充好”到裝修合同成為“霸王條款重災區”,消費者關于居住與生活的“委屈”越來越多......
01
“串串房”甲醛超標問題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披露,2024年暑期,不少剛步入社會的畢業生曝光,租房市場中存在一些房東低價購買后以劣質材料翻新高價出租的“串串房”,一旦租客入住此類房屋,會面臨甲醛超標導致身體不適等問題。
“串串房引發身體不適,搬走后又租給別人”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首位,引起公眾對于租房安全和租戶權益保護的討論。
輿論呼吁,當下租房群體龐大,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采取諸如加大對不合格裝修材料的打擊力度、對租售房屋的裝修環保標準作出規范等措施,加強對“串串房”的監管。
點評:據PChouse了解,現行國家標準GB/T 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釋放量分級》將甲醛釋放量分為E1級(≤0.124mg/m3)、E0級(≤0.050mg/m3)和ENF級(≤0.025mg/m3)三個等級,該標準僅為推薦性國家標準(GB/T),而非強制性標準(GB),導致企業“就低不就高”。
另外,只有強制性標準GB 18580-2017僅規定E1級為最低準入要求,而E0和ENF級則為更高的環保等級。
“串串房”甲醛超標問題暴露了供應鏈上游的建材生產企業 為了壓縮成本謀取更多利潤 ,大量使用甲醛釋放量超標的人造板、膠黏劑等材料。
還有些裝修公司為壓縮成本、縮短工期,采用“快速裝修+立即出租”模式,忽視必要的通風期和環保檢測,導致甲醛濃度嚴重超標。
根治這一亂象需從源頭治理(建材生產)、過程管控(裝修施工)、終端監管(租賃市場)三端協同發力, 推動行業向環保、透明化轉型 ,避免消費者以身體健康為代價為行業亂象“買單”。
02
智能化產品“偽智能”泛濫
2024年,智能家居市場持續火爆,但“偽智能”問題卻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
例如,許多產品打著“智能”的旗號,實際功能卻停留在“遠程控制”或“簡單聯動”層面, 無法真正實現智能化體驗,部分產品甚至因兼容性問題淪為“擺設”;
部分企業引入的AR、3D設計等技術也并未真正提升產品功能或用戶體驗,反而增加成本,最終由消費者買單。
比如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反映,部分智能家居設備操作復雜、響應遲鈍,甚至頻繁斷連,嚴重影響了使用體驗...
點評:許多家居家電企業為了應對同行內卷 一邊打出花式營銷大戰,一邊沉浸式卷各種參數 ,忽視了用戶體驗和技術沉淀,復雜的操作流程、華而不實的功能設計,讓消費者難以獲得真正的便利。
智能家居與家電產品的“偽智能”問題,根源在于技術研發投入不足, 企業應回歸消費者需求和產品本質 ,真正從用戶需求出發,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戶體驗。同時,避免過度炒作概念,以實際功能贏得消費者信賴。
另外,智能化、環保等領域缺乏統一的標準,也導致企業各自為政,部分企業甚至鉆空子,模糊概念誤導消費者。行業協會與監管部門應加快制定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技術標準,同時加強對市場亂象的監管,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等行為。
03
環保與健康承諾“名不副實”
近年來,家居家電品牌在市場競爭中頻繁陷入“材料軍備競賽”,部分企業以“環保”、“健康”為賣點推出相關產品,爭奪市場份額。
然而,部分產品 在實際使用中并未達到宣傳效果,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例如,宣稱“零甲醛”的家具被檢測出甲醛超標;標榜“除菌”功能的空氣凈化器效果微乎其微;宣稱“99.99%除菌率”的洗碗機的檢測條件為實驗室的理想環境...
點評:此類事件暴露了行業標準與監管的缺失。目前,家居家電行業在環保、健康領域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嚴格的監管,讓部分企業鉆了空子。
基于此,PChouse呼吁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注重產品的環保與健康屬性,從原材料選擇到生產工藝,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同時推動可持續發展,減少資源浪費, 為消費者提供真正安全、環保的產品 。
行業也需要加快制定統一的環保、健康產品標準,并推動相關認證體系的完善。監管部門應加大對虛假宣傳的打擊力度,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
? 視覺中國
04
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售后服務“踢皮球”
家居家電產品的售后服務問題依然是消費者 投訴的重災區。
許多消費者反映,家電出現故障后,維修服務響應慢、費用不透明,甚至出現“配件難尋”的情況。尤其是高端家電產品,維修成本高昂,讓消費者直呼“買得起,修不起”。
消費者到某家居品牌經銷商門店選購家具時,也經常遇到“環保標識造假”、“板材以次充好”等材料欺詐,還有些經銷門店會出現延期交付、安裝服務不到位等問題,讓消費者直呼”花錢買難受。”
與此同時,推諉責任等問題也屢見不鮮,部分品牌甚至出現“售后失聯”、經銷商“卷款跑路”等事件。
尤其 在建材家居領域,經銷商挪用資金或跑路已經不是新鮮事件,大批經銷商跑路不僅導致消費者維權艱難,還要面臨財產損失,承擔裝修延期等風險,嚴重影響生活規劃。
點評:家電家居“維修難”的背后,是售后服務體系建設的嚴重滯后。許多企業將重點放在產品銷售上,忽視了售后服務的配套建設。
對此,企業應重視售后服務體系的建設,建立專業化的服務團隊,優化服務流程,確保快速響應與高效解決問題。同時,建立透明的維修費用標準,降低消費者的維修成本,提升服務品質。
另外,為搶占市場份額,部分企業通過壓縮成本降低價格,犧牲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破壞了行業的健康發展。企業應摒棄低價競爭策略,專注于提升產品品質與用戶體驗。通過技術創新與設計優化,打造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經銷商跑路事件暴露了家居行業粗放擴張模式的弊端,也削弱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例如,東易日盛2024年多地門店被曝停業,被貼上“家裝第一股爆雷”標簽,直接影響公司品牌運營和發展。
因此,企業必須重視和加強經銷商管理,既要重“重數量”也要“重質量”,通過技術賦能、動態監管和風險共擔構建健康的渠道生態。唯有將消費者權益置于商業利益之上,才能重塑行業信任。
02
破局之道
以誠信之光重燃家居消費信心
PChouse注意到,近日,市監總局聯合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印發《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強家電、家居等領域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 聚焦網購裝修等行業領域治理“霸王條款”,對消費痛點作出了精準回應。
家居消費關乎民生幸福感,高層的點名與定調表態,對清正家電家居消費亂象起到了強有力的指引作用。
不過家居家電行業的亂象并非一日之寒,解決也非一蹴而就。
于企業而言,唯有 打破“割韭菜”式短期思維,正視消費者痛點,解決行業亂象,才能在這個萬億市場構建出“敢消費、愿消費”的健康生態。
這不僅是商業倫理的重塑,更是對社會誠信體系的重要考驗。
未來,企業應聚焦技術創新、服務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共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讓315不止于曝光,更成為行業進步的動力源泉。
當行業劣幣驅逐良幣,PChouse特別聯合恒潔衛浴、新豪軒門窗、TATA木門、柏菲倫、森歌、薩米特、雅蘭、慕思、羅卡芙、德力西電氣、奧華、格蘭富家用泵、大王椰、帝奧斯門窗發起建材家居品牌「放心消費倡議」,正式啟動 “品智生活 有我護航”行動,硬剛裝修痛點。
我們以“護航品智生活”為名, 呼吁行業與企業正視消費信任危機,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唯有如此,才能重新贏回消費者的信任,實現長遠的共贏。
同時,我們建議消費者提升維權意識,握住“維權利器”,注意留存合同、溝通記錄等完整證據鏈,善用“七日無理由退換”“先行賠付”等法定權益,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當萬億家居市場被“信任危機”絆住腳,希望更多人加入我們,一起破局!
ABOUT
PCHOUSE
→聚焦315 | PChouse發起建材家居品牌放心消費倡議
→從315到365:家居家裝行業如何將“品質承諾”常態化?
→廣東人賣家具,悶聲干大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