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中的點景人物,有時可作為欣賞作品的“畫眼”,通過辨識畫中人的行為與自然的關系、探尋畫中人在山水中的不同行跡,來理解古人寄于此的志趣。
提起石濤,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山水。有評論說,石濤的山水畫特別講究“氣勢”,他的畫不在意細處的得失,特別注重大局的造勢,處處體現豪放之氣。
的確,他的畫氣勢磅礴,但仔細看他畫中那還沒指甲蓋大的小人兒,便知道,他在處理細節的時候是多么的不在意。但是,這些小人兒真的太萌了,為畫面增色不少。那么,這些小人都在做什么呢?
勘 方
“勘”指實地考察與核定;“方”指方位和道理方法??狈郊词菍κ挛镞M行仔細觀察及思考,是古人認識世界的方法之一。反復勘方,每次亦有新得。
黃山圖(之一局部)
旅 行
假如兩耳不聞窗外之事,則不免孤陋寡聞,因此,古人常走出書齋,通過旅行、郊游、遠行,來了解風物民情、探尋名川大山。
泛舟 山水圖(之五局部)
小 憩
臨窗小憩、閉目冥想與高臥安寢不同,它是在讀書、宴飲過程中的休息,或是在山水園林之間的遐思。在小憩時,不僅身體獲得了歇息,還為心境的放松留下一隅空間。
陶潛詩意圖(之一局部)
撫 花
撫花沉思,并不局限于對花卉姿態與香韻的欣賞,更多是因花生情,撫今花思往昔,“花開花落朝昏事,唯有春風歲歲閑”。
陶潛詩意圖(之六局部)
觀 瀑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坐山觀瀑是山水結合、仁智兼備的樂事。瀑流飛泄,若石梁飛泉、流水行云;瀑聲轟鳴,使人傾聽云暢又一洗塵心。
山水圖(之一局部)
負 暄
負暄即在太陽下取暖。天陰烤火、天晴負暄,是除濕止寒的養生之道,也是愜意舒展的天然享受。如白居易詩“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山水圖(之八局部)
支 杖
一枝藤杖平生事。支杖可看作古人愛閑適、愛野逸的生活態度,在執杖縱步翠微深處時,杖,也無形中成為他們立身世間的支撐。
黃硯旅詩意圖(之一局部)
鼓 琴
八音廣博,琴德最優。鼓琴不僅是生活愛好,還是修身之道,正如孔子習曲的過程,從得其數,到得其志、其人。鼓琴的境所最宜為山水,松間琴鳴,流水是知音。
山水花卉圖(之四局部)
讀 書
古代文人愛于山林間讀書,一則清靜,少世俗之紛擾;二則,花草樹木、清流激湍、嚶嚶鳥語,又可看作另一部無字之書。既讀清雋文字,又讀自然心境。
來源:美術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