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媒彭博社14日報道,由于數百家美國肉類加工廠的對華出口資格將于下周到期,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美國牛肉、豬肉和家禽對華出口可能將受到影響。作為2020年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一部分,這些工廠包括JBS SA、泰森食品公司、嘉吉公司和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等。這一事情如果一直無法解決,其影響或將比我國對美豬肉增加10%關稅影響更大。
美國肉類出口商陷入焦慮:對華出口資質快到期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中國對美國肉類的進口量僅次于墨西哥。當地時間周四,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USMEF)的發言人舒勒(Joe Schuele)透露,“美國農業部仍然沒有從中國方面得到關于注冊更新問題的回應。”
該協會代表美國牛肉、豬肉和羊肉行業。舒勒難掩擔憂地說,現在有如此多的工廠需要進行資質更新,“形勢非常嚴峻”。
曾在USMEF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現為全球農食品市場研究公司Global AgriTrends創始合伙人的布雷特·斯圖爾特(Brett Stuart)還表示,“(如果沒有進行更新),這最終意味著我們可能面臨全面的出口限制。”
美國農業部暫未對此予以置評。彭博社援引該部門在2月25日發布的一份通告稱,美方已向中方要求延長這些肉類工廠的注冊有效期,但中國海關總署網站上幾十家工廠的注冊已于今年2月失效。
據這份美方通告稱,2月,在中國海關總署網站上,向中國出口的4家美國牛肉、7家乳制品、2家豬肉和71家家禽出口企業的注冊失效,注冊狀態顯示為“超期”。中方沒有對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出的注冊續期請求做出回應。
通告還提到,另有數百家美國企業的注冊有效期將于今年3月和4月到期,中方也沒有回應這些企業的續期請求。
中國海關總署官網“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信息”
去年,美國對中國的肉類出口額達到 25 億美元,中國成為美國第二大出口國。
失去進入中國的渠道對于雞爪和豬內臟等國內消費量較少的出口商來說將是一個特別嚴重的打擊。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中國對美國肉類的進口量僅次于墨西哥。當地時間周四,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USMEF)的發言人舒勒(Joe Schuele)透露,“美國農業部仍然沒有從中國方面得到關于注冊更新問題的回應。”該協會代表美國牛肉、豬肉和羊肉行業。舒勒難掩擔憂地說,現在有如此多的工廠需要進行資質更新,“形勢非常嚴峻”。
曾在USMEF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現為全球農食品市場研究公司Global AgriTrends創始合伙人的布雷特·斯圖爾特(Brett Stuart)還表示,“(如果沒有進行更新),這最終意味著我們可能面臨全面的出口限制。”
轉載聲明
來源:綜合觀察者網
編輯:龍振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