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春分節氣,春分一到,意味著春天過去一半,也就進入春末夏初。這個時間段也屬于季節交替的時候,氣候變化大,乍暖還寒濕氣重,也就需要我們更注意養生保健。
那么,春分前后,到底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如下5個最佳,請記得做好:
1、最佳蔬菜偏苦味:
春分前后,氣溫進一步回升,加上濕氣大,使得人的精神有點萎靡不振,同時還感到倦怠乏力,頭昏胸悶、食欲不振、甚至體重下降等問題。
這時候,我們可以適當多吃點苦味的蔬菜,苦味蔬菜富含生物堿,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和無機元素,適當多吃話,有助于清熱觸犯,提神醒腦,還能和胃促食。
常見的苦味菜有:苦瓜、苦菜、芹菜、百合、蓮心等。一般以清炒或者涼拌為好,搭配少許的肉類使得菜肴鮮美回甘。
需要注意的是,苦味菜多數性寒,多吃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脾胃虛寒的人不宜,有腹瀉癥狀的食客更需注意。
2、最佳湯水西紅柿:
西紅柿又叫番茄,它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春分時節多喝西紅柿湯,既能補充營養,又能補足水分。而西紅柿湯含有的番茄紅素,還能保護心臟和前列腺。
尤其是氣溫更高的夏季,更應該多吃西紅柿,因為它富含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有助于防曬傷。
在選西紅柿的時候,盡量選顏色粉紅、渾圓,表皮有白色的小點點的,不要買帶尖、底很高或有棱角的,也不要挑選拿著感覺分量很輕的,這些都是催熟的西紅柿。
3、最佳肉食是鴨肉:
春分時節,雖然適合多吃清淡點食物,但照樣能進補。兒鴨肉不僅富含氣溫升高時急需的蛋白質,還能預防一些疾病。因為鴨屬水禽,性味寒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尤為適宜。
在傳統中醫看來,鴨肉能夠滋陰補虛、養胃利水。鴨肉的吃法以燉湯為好,既能補充過因為外界氣溫升高而增加的營養消耗,又能消除悶熱帶來的不適。
春分時節最好選用比較瘦的南方水鴨,脂肪更少,同時還可以利水化濕。
4、最佳調味品是米醋:
春分時節氣溫升高,人體開始增加出汗,多吃點米醋,不但有助消化和改善食欲,還有很強的抑菌能力,對葡萄球菌、傷寒、立即桿菌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此外,氣溫升高時,人也容易疲勞困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這時候多吃點米醋,有助于解除疲勞,保持充沛精力。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醋呈酸性,直接進食會損傷胃粘膜,所以應該在食物中“混入”,比如在做菜、做湯的時候加點米醋。
燉燒骨頭湯的時候加點醋,能夠使更多的鈣質溶于湯中;吃螃蟹、蝦等海鮮品時加點醋,有助于調味、殺菌;煮海帶時加點醋,可使其變軟。
但在炒綠色蔬菜時卻不適合加醋,因為綠色蔬菜葉綠素中的鎂離子可與醋結合,生成暗淡無光的橄欖脫鎂葉綠素,從而降低蔬菜的營養。
5、最佳飲料是熱茶:
茶葉里富含鉀元素,既解渴又解乏,而熱茶的降溫能力,要大大強于冷飲制品,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
茶性涼,具有清熱祛暑提神的效果,涼茶熱著喝,刺激毛細血管舒張,將體內的宿熱通過毛孔排汗的方式發散出來,有利于陽氣向外宣泄。
同時,喝茶有利尿去暑熱的作用,這樣閉塞在我們體內的暑熱之氣通過汗液和尿液排出身體,整個人會感覺很舒服。
喝熱茶最好是小酌慢飲,讓水分的攝入和汗液的排出達到一個平衡,這樣更利于健康。
最后提醒,春分前后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不要大喜大悲。這樣有利于肝氣順調,不僅心情舒暢了,也保持了身體的平衡與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