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享講解團
新起點 新征程
傳承巴蜀文化
“獅享講解團”自成立以來,致力打造為一支講好紅色故事的講解隊伍。3月14日,獅子山街道開展“走進菱窠,分享菱窠”主題課程,通過系統學習李劼人故居講解詞,幫助學員進一步掌握故居布局、人物故事及精神內核,為講好講活菱窠“愛國奉獻”主題公園等黨員群眾教育陣地奠定堅實基礎。
培訓伊始,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謝老師帶領學員回顧前三次培訓重點內容,包括發聲技巧、禮儀規范以及示范講解的核心要點。她強調:“發聲是講解的基礎,禮儀是職業的門面,而分段研讀則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關鍵一步。”通過簡短的熱身練習,學員迅速進入狀態,為下面的深入學習做好準備。
隨后,謝老師從自身經歷出發分享自己傳承弘揚李劼人先生事跡的初心,并按時間線講解李劼人先生生平事跡,剖析李劼人家風與人格魅力,講述他在作家、實業家、社會活動家等不同身份下表現出的社會責任感和杰出貢獻,強調講解時要展現精神延續。她特別提到:“李劼人先生不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更是一位心系家國的社會活動家。他的文字中流淌著對時代的深刻洞察,講解時要讓觀眾感受到這種力量。
在分組研讀環節,學員分為四組對“故居布局”“人物故事”“精神傳承”等內容開啟分段試講,學員通過分工協作,提煉講解亮點與互動技巧,設計“從外到內、由淺入深”講解邏輯,逐一剖析每個區域展陳重點,謝老師針對學員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研讀只是起點,接下來大家需要反復打磨,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做到‘心中有故事,眼中有觀眾’”,謝老師總結道,她還鼓勵學員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將李劼人先生的精神融入自己言行,成為文化傳播者與踐行者。
本次培訓通過“分段研讀,深化理解”幫助學員系統梳理李劼人故居展陳內容與精神內涵,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這支充滿熱情與潛力的隊伍能夠以專業的講解服務,向社會公眾傳遞紅色基因,為弘揚巴蜀文化貢獻力量。
編輯丨李丁麗莉
責編 | 李 玥林
審核丨張學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