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正欲“死戰”,企業何故先降?瑞典電池巨頭Northvolt正式宣告破產。歐洲在電動汽車電池領域“制衡”中國的幻想徹底夢碎。把企業當做阻擊中國進步的工具?這一次,他們輸得不冤。
日前,被美西方勢力視作能夠在電車電池領域和中國“掰掰手腕”的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正式宣告破產。
事實上,這家公司早就因為財政危機于去年11月申請破產,這次塵埃落定,“歐洲全村的希望”算是徹底死透了。
按照該公司總經理此前接受采訪時的說法,他們破產的理由非常奇葩:產能不夠,說得通俗點就是,造不出產品來。
然而,縱觀諾斯福特公司迄今為止九年的發展歷程,它本不應該就這樣草草收場。
2016年,恰逢中國電池霸榜歐洲市場之際。為了擺脫中國依賴,實現“電池自由”,Northvolt應運而生。自成立之初,這家企業的目標就很明確,“干掉”中國企業寧德時代,為歐洲重新奪回本土的電動汽車電池市場。
別人家企業,都是以賺錢盈利,高尚點的以承擔社會責任為目的,到了Northvolt這里千辛萬苦拿錢砸出一家企業,就是為了“打敗中國”?創立之初的“動機不純”,成為了他們日后失敗的一大原因。
當然,彼時的歐洲諸國并不能預知未來,他們對Northvolt寄予厚望,大把大把地為它花錢。
比如2018年,為了支持Northvolt的崛起,歐洲投資銀行特批了5250萬“超低息貸款”用于這家瑞典公司的科研建設,利率低得,都快趕上做慈善了。
再比如2021年,Northvolt 為了擴大規模,選擇在波蘭和德國建廠。兩國政府不僅欣然同意,還在權責范圍內給予了他們大量優惠。
就連遠在北美的加拿大,也曾為Northvolt的發展添磚加瓦。魁北克政府在2023年向Northvolt注資70億美元。
時任省長弗朗索瓦·勒戈在當時無不自豪地對外表示,有了Northvolt相助,魁北克已經成為全世界綠色能源領域的領導者。
從這個角度看,Northvolt在歐美國家中間的待遇,說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也不為過。除了資金充足外,Northvolt甚至還不用操心訂單、融資之類的問題。
一方面,高盛、大眾、西門子在內的一系列頂級投資機構非常看好它的前景。截止2024年11月申請破產為止,這些金融巨鱷在Northvolt上的總投資,已經超過了100億美元。銷路方面,寶馬、奔馳等歐洲車企為了“幫扶”Northvolt,甚至自動將電池訂單送上門。
彼時的Northvolt,前途可謂一片光明。他們究竟是怎么把這大好的局面,搞成了最后的一地雞毛?產能怎么會不夠?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通常,一個工廠在選址時,要看區位優勢。這屬于我們初中就學了的常識。
Northvolt呢?他們選擇了一條邪路,工廠選址,一切以綠色、環保為先。這,是他們最終倒閉的第二大原因。
比如,他們吧瑞典本土的工廠放在了一個叫Skellefte?的地方。環保方面是做到位了,可問題是,這地方在北極圈里,一年四季中又極晝極夜現象。夏季天不黑、冬季天不亮,這不純折磨人嘛,誰愿意來這上班?
到了最后,一個號稱“電池巨頭”的公司,在瑞典本地設的工廠,只有不到200個工人從事生產,這產量能提上去才見鬼了。
而產能不足引發的連鎖反應,最終摧毀了這家被寄予厚望的企業。因為訂單交付不及時,寶馬、大眾等優質客戶,不等不另找其他的電池生產廠家。其他企業有樣學樣,久而久之,Northvolt自然就倒閉了。
到了最后,被Northvolt搞得心力憔悴的歐洲車企沒了選擇,只能轉頭求助于中國。日前,法國雷諾集團CEO告訴記者:“我們需要與中國達成協議,中國公司控制著采礦業、化工業和精煉業,如果沒有他們的產能和能力支持,我們將無法競爭。”
這Northvolt,還想和中國競爭呢,我們還沒發力,就自己直挺挺倒下了。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站在中國的角度看,Northvolt雖然不是一個稱職的對手,但從它們身上吸取的經驗教訓,對國內企業還是十分寶貴的——
企業,就應該以生產經營為起家之本,搞什么“企業政治化、工具化”的歪門邪道,就會像Northvolt一樣,絕沒有好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