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全網繼續刷屏315打假,甚至于中辦、國辦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在增收和消費保障等方面展現出全新思路,都少人提及。
這份專項行動方案,攏共就2、3頁紙的內容,但個人覺得,稱之為官方“促消費理念”的思想重構也不為過。
個人覺得,全文核心——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愿,針對性解決制約消費的突出矛盾問題。
從上面這句話你就能明顯感受到策略的U型轉變。
以往,提到消費就離不開“刺激”二字,現在方案側重讓你“先有消費能力”。
以往,很多專家盯著居民存款,(就好比某專家曾大言不慚說拿出新增的15萬億存款的1/3出來買房裝修消費、那經濟就恢復了,但任誰都知道,大部分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里的),現在方案,先讓你有“未來一定會好”的預期。
以往,有些人不食人間煙火,你買不起他讓你“問問自己是不是沒努力工作”,現在方案側重保障增收問題。
全文共分8個部分30條內容,其中前幾部分屬于與所有人都直接相關。
開頭第一部分就是增收促進。
包括:促進工資性收入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扎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
工資性增長好理解,有就業就有收入,針對的是創造就業崗位,包括在重點工程和農業基建領域擴大以工代賑的規模,另外,工資性收入增加,也包括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給農民增收,主要是種地的收益有保障,土地有增值收益,農戶的住房盤活利用等等。
解決拖欠賬款,這個更好理解了,許多企業經營沒問題,但往往是被賬款拖欠拖垮的,解決地方的賬款拖欠,讓企業拿到錢,許多企業直接就能原地復活。
關于“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要重點提一下。
原文是這么說的:
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并舉穩住股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強化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和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等行為。進一步豐富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相關產品品種。
你看,“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這里的“財產”并沒有提到住房,而是特指股市!
換句話說,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國家都會盡一切辦法來穩住股市,股市市值事關老百姓的財產增值。
為什么特意把股市強調為“財產性收入渠道”,而不是樓市?
1,樓市熱鬧了幾十年,買到就是賺到、能夠普遍躺贏的蜜糖時代已成為過去式,未來買房子更側重住而非炒。
2,市場上其實并不缺錢,存款不斷增加就是最直觀的表現,缺的是什么?是全民普遍性的投資渠道!
這個渠道,以前是房子+股市,但前者重、后者輕,房地產嗷嗷火爆,股市卻能把你在房子上賺的錢割干凈,可以這么說,彼時在國產股市上賺錢是高難度事件。
而現在不同了,房地產高峰已過,無法再成為全民投資對象,但股市或許可以,兩者的輕重位置調換,股市成了增值保值的重要渠道。
3,全國2億多股民、7億多基民,錢的總量是天量,唯獨缺的是信心。
國家推進險資、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一為“拋磚引玉”,二起到穩定作用,顯而易見是要把股市這個蛋糕做大做更大的節奏。
4,炒股界有個段子,股票上日虧數千上萬不眨眼,但吃泡面加不加鹵蛋都得考慮半天。
并不是加不起,而是持續在虧的狀態,根本沒有花錢消費的想法,一分錢都懶得掏。
相反,股票漲一毛錢,精神面貌立馬就不同,吃泡面不但敢加鹵蛋還得來兩瓶啤酒,要是持續漲那更不用說,從手機到電腦全套,再到房子、車子等等,都不在話下。
有一種情緒叫預期良好,只要預期好,人就敢花錢敢消費,股市如果能代替二十多年前的房子成為“財產性收入渠道”,必然會帶動天量的消費需求。
上面第一部分在解決如何增收,第二部分在解決的是后顧之憂。
解決哪些后顧之憂?包括,生育養育保障,就好比,呼市生一孩給1萬、二孩分五年共給5萬、三孩10萬;教育支撐,就好比提高部分學生資助補助標準;醫療養老保障,就好比前面各大平臺給外賣騎手上社保;等等。
至于第三部分,提到的有,托育養老服務,包括社區托育、加裝電梯、銀發旅游等;擴大文體旅游消費;推動冰雪消費;發展入境消費;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等等。
而大家關心的“樓市”,沒歸到“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而是出現在第四部分“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中。這部分內容包括,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延申汽車消費鏈條。
簡單講,圍繞樓市的發力側重點除了提升居住品質外,核心就是讓它止跌回穩。
個人理解,這也屬于先立后破范疇,新的吃飯家伙(股市)沒徹底立起來之前,原來吃飯的家伙(房地產)不能垮。
《提振消費專項方案》的其余部分就不再贅述,上面簡單捋出來的關鍵點,個人覺得,已經把消費、買房、投資等幾大項給指明方向了。
最后再多說兩句。
這幾天315騙假不留,什么燜雞、什么木鳥維修、一次性內褲徒手制作不滅菌,反響強烈。
生活中的類似場景,說實話,太多太多,每時每刻都在隨機隨地發生,問題一暴露,抽查密度加大、處罰或也會加重,但大家都明白,風頭一過可能又有人重操舊業。
政策面也很了然,這次的《提振消費專項方案》就提到要“實施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換句話講,售賣假冒偽劣的打擊力度或將空前,包括“全網最低價”都在規范之列。
網友說不止315更要365,政策層面直接給出“三年計劃”,從質量標準到綜合整治,全覆蓋。
監管是來真的,不過,現實生活而言,也不能光指望監管,很多人缺乏的其實是辨別好壞優劣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