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轉變,“顏值經濟”賽道逐漸火熱,醫美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滿足了消費者對美不斷升級的追求。然而,伴隨著新興行業發展,違規醫美、以假亂真事件時有發生,需要消費者保持理性,擦亮雙眼,警惕“醫美刺客”,規避“美麗陷阱”。
*圖源網絡
案情回顧
原告陳某在被告醫療美容公司處購買買一送一的水光針服務,兩次注射費用共計19800元,注射后原告出現臉部結塊發硬,與被告多次協商無果,遂向有關監管部門舉報。經調查,被告贈送的第二次注射針劑的品牌與約定不同,且存在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原告遂向法院起訴,主張被告退還服務費用并予以三倍賠償。
楓溪法院經審理認為
被告醫療美容公司未依約為原告使用指定品牌水光針劑,且從事醫療針劑注射人員不具備相應資質,對原告實施欺詐行為,依法應對原告予以賠償。
法官提醒
醫療美容行業的興盛為眾多愛美人士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服務項目,但也暗含著許多消費陷阱。消費者在選擇醫療美容機構時應注意服務項目是否屬于機構的經營范圍,主診醫師是否具備相應資質,接受服務前應簽訂內容合法、約定明確的書面合同,以審慎的態度,維護自身權益,享受美麗人生。經營者也要誠實守信、合法經營,不作引人誤導的虛假宣傳,不缺斤短兩、摻雜摻假,為消費者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撰稿:盧雪蓉 黃伊琳
來源:楓溪法院
編輯:張蝶 吳柏霖
審校:林修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