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約有3億過敏患者
過敏性疾病
往往呈現慢性反復發作的病程
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
你是否正為此困擾?
如何應對春季過敏?
一起來看
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指人體在接觸到某些特定的過敏原后,機體會產生一系列過度的免疫反應,從而引發各種臨床癥狀。
過敏性疾病中
鼻炎最為常見
過敏癥狀多種多樣,有人眼睛癢,有人鼻子癢,有人會咳嗽,這是為什么?
其實,過敏反應的表現取決于如何接觸到過敏原。
花粉四處飄散,此時,若它們沾染到眼結膜,就會引起結膜炎,表現為眼紅、眼癢;
若它們由鼻腔吸入,就會引起過敏性鼻炎,表現為鼻癢、打噴嚏、流鼻涕。
還有一些花粉的顆粒很細小,被人體吸入支氣管,就會引起咳嗽、氣喘。
有些人去郊外玩,在草叢里鉆來鉆去,身上沾到花粉,就會引起接觸性過敏,導致皮膚瘙癢、皮疹。
而空氣中的花粉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吸入,所以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最為常見。
不過,常有人
將過敏性鼻炎與感冒混淆
該如何區分?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主要癥狀有:
陣發性噴嚏、清水樣涕、鼻癢、鼻塞。
部分患者伴有眼部癥狀,包括眼癢、流淚、眼紅和灼熱感等。
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支氣管哮喘,伴有咳嗽、氣急和胸悶等癥狀。
專家介紹,花粉過敏一般同一癥狀反復出現至少三周,不伴有頭疼、發熱、肌肉酸痛等癥狀。而感冒病程比較短,一般3到7天,很少超過兩周。如果在這個季節同一癥狀反復出現,要警惕是花粉過敏,及時就醫,明確過敏原。
春季過敏
或許錯怪了鮮花
專家介紹,春季花粉過敏的“元兇”往往不是顏色鮮艷的觀賞花,而是那些看起來不像會開花的樹木類、雜草類植物。
花粉高發時節,過敏人群應盡量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5點花粉濃度較高時段外出,如果外出要適當做好防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中心主任王學艷稱,花粉過敏人群,外出時一定要佩戴口罩,佩戴防花粉硅膠眼鏡。回來時要洗臉、洗澡、洗衣服,清洗鼻腔。癥狀嚴重者可以考慮使用花粉阻隔劑,尤其是孕婦和兒童,需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預防過敏
能否提前用藥
與其發病后再用藥,不如提前用藥。
專家建議,過敏癥狀較重、周期性過敏的患者去醫院檢測過敏原,在了解自己對何種花粉過敏后,可以針對性地進行預防。
如果是季節性的花粉過敏,可以在過敏季節到來前1到2周開始使用抗過敏藥。
可以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藥(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這類藥物能選擇性地阻斷組胺與受體的結合,從而減輕過敏癥狀。
也可以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等),它們可以減輕鼻黏膜的過敏性炎癥,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預防和緩解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癥狀。
不過,抗過敏藥不能隨便吃。
南京鼓樓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俞晨杰表示,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嗜睡反應,從事高空作業、精密工作或開車的人群需特別注意。抗過敏藥物需按療程足量使用,最好在晚上睡前服用。
此外,正在服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人群應避免同時服用抗過敏藥。
用藥注意事項
1.兒童使用時需注意年齡限制。比如年齡小的兒童可優先選擇液體劑型,劑量量取方便,給藥也方便,優于顆粒劑和分散片。
2. 服用抗組胺類藥物后,請避免駕駛車輛、高空作業、操作精密儀器等。
3.切忌飲酒,會加重嗜睡的不良反應。
4.避免與鎮靜類藥物合用,合用會使藥物副作用加重,常見的有阿普唑侖片、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侖片等藥物。
5.馬來酸氯苯那敏片要避免與復方感冒制劑合用,很多復方感冒制劑里都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合用會導致藥物過量。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在過敏季節來臨前
建議大家根據自身情況
做好預防工作
避免接觸過敏原
過敏呈進行性加重的患者
可以考慮就醫進行脫敏治療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