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記者在國能新疆電力龍源烏恰風電場了解到,該場2025年第一季度,已完成發電量3900萬千瓦時,實現第一季度電量指標的開門紅。在國能新疆電力龍源烏恰風電場,運維人員通過智能監測系統實時跟蹤設備運行狀態,重點保障風機葉片、齒輪箱及儲能電池在極端氣候下的穩定性。依托預知性維護技術,項目團隊能夠提前識別潛在故障點,確保設備常態化高效運營,為風電場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據統計,儲能系統日均調節電量達20萬千瓦時,2025年第一季度設備可利用率高達98.5%,有效平抑了風電波動,顯著提升了電網接納能力。在安全生產方面,項目嚴格執行高海拔作業安全規范,并針對季節性氣候特點,開展了冬季防凍、防沙塵專項巡檢,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環保管理方面,項目持續推進生態修復措施,施工期擾動區域的植被覆蓋率已恢復至90%以上,完全符合自治區生態紅線管控要求,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新疆電力龍源新能源克州區域維保中心黨支部書記甘猛說:“目前,公司升壓站及風機安裝調試工作均已完成,所有設備正常運行。截至昨日,已完成發電量3900萬千瓦時。實現一季度電量指標的開門紅。公司規劃部的同志正在烏恰縣開展測風和選址工作,如果風資源滿足要求,將進一步開展新能源開發,為烏恰縣貢獻更多清潔能源。”
據了解,龍源烏恰風電項目是新疆南部地區首個風電項目,共建設38臺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20萬千瓦。項目全年可發電約5.4億度,能夠滿足當地30萬戶居民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與同等發電量的火電項目相比,每年可以節約標煤16.48萬噸、二氧化碳45萬噸。該項目在給當地帶來清潔能源的同時,也為我國建設高海拔、低風速的山地風電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烏恰縣融媒體中心 阿克力白克·馬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