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談判結束后,特朗普迅速派出代表同俄方進行接觸。從美方消息來看,俄羅斯也認同?;饏f議,但是很多細節還想商討一番,接下來美俄領導人或將直接交流。
(部署的地雷)
對于俄羅斯,美方當下的態度可謂是非?!皩捜荨薄?/strong>普京剛提出細化磋商需求,特朗普立即表態愿面對面協商;克里姆林宮要求撤換美方俄烏問題特使,華盛頓二話不說便將此人排除在高層對話之外。這種近乎“配合演出”的外交節奏,也暴露出美國正試圖繞過傳統盟友體系,與俄羅斯達成戰略交易。
這種美俄“二人轉”式的外交操作,讓深度介入俄烏戰事的歐洲國家可謂是如坐針氈。若美國單憑一己之力促成停戰,意味著法德等歐洲大國三年間投入的軍事援助、制裁杠桿及地緣布局將瞬間貶值。并且一旦美俄關系實質性回暖,北約集體安全機制恐遭架空,屆時歐洲既要承受戰爭遺留的能源危機、難民潮沖擊,又可能淪為美俄戰略妥協的犧牲品。這種雙重邊緣化風險,正在動搖跨大西洋聯盟的信任根基。
在這種背景下,北約國家也開始慢慢明白了“求人不如求自己”的道理。
日前,俄羅斯周邊五國,同時也是北約成員國,即波羅的海三國、芬蘭和波蘭,就傳出了要一起退出“禁雷公約”的消息。
立陶宛國防部長表示,不久前他們與和俄羅斯有著共同邊界線的四個國家,召開了緊張而密集的協商,并一致認可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的戰略協議。
與會的波蘭國防部長也表示,這一決定非常必要,也是其維護自身安全的必要措施。
(波蘭總統)
當下,這五國所說的這份協議,又稱《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五國于1997年簽署,1999年生效,核心目標是全面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并推動清除雷區、援助受害者。目前全球有160多個締約國,但中美俄尚未加入。公約強調人道主義原則,旨在減少地雷對平民的長期傷害。
有分析表示,這五國一旦退出這一協議,將會在與俄羅斯接壤的邊界地帶密集部署地雷,到時候對俄羅斯的陸路通道,或驚現“地雷長城”。
對于這五個國家而言,為啥非要埋雷,主要有三點原因。
首先是要用雷區,來補一下自身的地理硬傷。五國和俄羅斯當鄰居,地理上缺乏天然的戰略屏障,且家門口一馬平川,連個山溝溝都沒有。萬一俄軍開著坦克玩“閃電戰”,他們連發朋友圈求救的時間都沒有。若是能埋上地雷,相當于給自家門前潑一盆“釘子陣”,俄軍坦克想沖進來,都得先讓工兵排雷排到懷疑人生,拖到北約援軍閃現進場。
其次,地雷這玩意兒,價格非常便宜,但破壞力卻很持久。俄軍若想進攻,得派工兵一寸寸排雷,燒錢燒人還燒耐心。而五國這邊,有這個時間,早喊來北約其他盟國支援了。
最后,就是要自立門戶,“嚇?!倍砹_斯。最近美國和俄羅斯走得近,包括五國在內的北約國家心里是非?;诺模敲醇热淮蟾缈坎蛔。偷米约盒慵∪饬?。如今他們選擇集體退約埋雷,就相當于組團對俄羅斯喊麥:“看見沒?沒美國撐腰,我們也能給你焊個鐵柵欄!”
(俄羅斯的掃雷車)
而俄羅斯這邊,要承受的風險就變大了。
首先是坦克得變“掃雷車”,俄軍傳統戰術是鋼鐵洪流平推,現在邊境突然長出“地雷仙人掌”,裝甲部隊還沒出門就得先玩掃雷游戲,突襲計劃直接泡湯。
其次,錢包也得大出血。排雷需消耗大量時間、人力和技術裝備,若沖突爆發,俄軍可能陷入類似烏克蘭戰場的地雷消耗戰,進一步加劇其裝備和兵員短缺問題。
最后,還會不小心就會掉入北約挖的大坑里。要是俄軍不小心踩了雷,北約可能立馬會跳出來大喊“第五條啟動!”,到時候局部摩擦將秒變“俄羅斯VS北約”的團戰,這對已經經歷三年沖突的俄羅斯來說可不是好事。
而在美俄關系緩和的背景下,五國這樣做,也是在給美方出難題。
五國一邊喊著“大哥你靠不住,我們只能靠自己”,一邊瘋狂暗示:“北約要是散了,可別怪我們掀桌!”
這個時候,美國將成為“關鍵變量”:若特朗普政府選擇“端水”,既對俄微笑,又給五國點贊,東歐國家只會再次感覺自己是備胎,這種信任一旦崩塌,可能讓歐洲安全體系裂成“俄美火鍋局”和“歐洲孤兒院”兩派。
(美總統特朗普)
如此來看,五國這招“地雷碰瓷”,表面防俄,實則逼美國表態—究竟是要盟友還是要俄羅斯?選錯一步,北約將秒變“塑料兄弟情”,歐洲安全直接開啟“地獄難度副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