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社會事件出乎大家的意料,引發討論的同時也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鐘:沒有什么比健康更加重要。
雖然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升,但在實際生活中,各種健康隱患還是悄然浮現。
睡眠障礙、疲勞乏力、記憶力下降、突然而來的頭暈腦脹……明明正是“闖”的年紀,身體卻已經出現了各種問題。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狀況,正一點點侵蝕著我們的生活。
長此以往,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健康隱患,給未來埋下定時炸彈。
2025年,如果你也想給自己的身體來個“系統升級”,請收好阿信推薦的這份超全人體維修指南——《這本書可能救你的命》。
作者卡蘭·拉詹(Karan Rajan)不僅是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醫學博士、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外科醫生,還是一位視頻博主。
他擅長以生動幽默的語言展示人體精密又復雜的運作過程,把晦澀枯燥的醫學知識轉變成簡單可操作的生活小tips,也因此在社交媒體上收獲了1000多萬粉絲。
這本書也不例外,作者分別介紹了腸道、大腦、心臟、肺等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方式,涵蓋了人體各個組織結構,并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實踐的“自救妙招”和“健康秘訣,兼備全面性、知識性和實用性,可謂“干貨滿滿”。
與此同時,這本書還憑借其專業、實用的內容得到了國內和國際讀者的一致認可 :
榮登《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單
在《每日電訊報》《星期日郵報》等權威媒體上收獲了如潮好評
連續4周入圍豆瓣 “科學新知圖書一周熱門榜”
《這本書可能救你的命》絕不是一本普通的醫學手冊,而是能指導我們系統了解人體的健康寶典。
今天,阿信就帶大家先睹為快,探尋健康密碼,守護生命健康!
能“救命”的冷知識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能 “救命” 的冷知識,卻在關鍵時刻發揮著意想不到的作用,藏在日常細節里的健康真相,也可能在緊要關頭成為守護生命的防線。
“海姆立克”不是拯救窒息的唯一選擇
海姆立克急救法由美國胸外科醫生亨利·海姆立克發明,用于搶救因異物阻塞呼吸道而窒息的患者。
在它誕生后的幾十年里,許多人認為這是拯救窒息者的唯一方法。
書中指出,海姆立克急救法有用,但它肯定不是唯一選擇。
用手掌根部反復擊打(叩擊)窒息者肩胛骨之間部位是同樣有效的早期選擇。該方法的粗暴程度可能遠低于環抱窒息者,尤其適合救助老年人。
現在,大多數窒息急救方案都建議叩擊背部5次。如果不能解決問題,則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用一只手抱住窒息者腹部中部,向后上方用力,完成5次腹部沖擊。如窒息者仍處于窒息狀態,則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止痛藥如何帶來胃潰瘍
牙痛、頭痛、痛經……每當疼痛侵襲,一片止痛藥就能快速緩解痛苦,幫我們擺脫折磨。
但止痛藥也得謹慎使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部分過量服用止痛藥可能增加胃潰瘍的風險。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種常見的非處方藥經常被貼上布洛芬的商標,但這種藥的另一個功能是減少胃酸,增加黏液的產生,服用大劑量的布洛芬,或者長時間服用布洛芬,會增加潰瘍形成的風險。
“第六感”也能保護膝關節
膝蓋是人體內負擔最重的關節,它需要承受人一生數百萬步行走帶來的壓力。
磨損是不可避免的,那我們該如何盡可能保護膝關節呢?作者給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第六感。
本體感覺是一種你不知道自己擁有的隱藏能力,它可以讓你不用看就知道你的關節在空間中的位置(這被稱作空間定向),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體內的指南針。
這種能力是可以改進的,你的身體不假思索地自動校準或自我糾正的能力越強,你受傷的風險就越低。
例如,如果你在不平坦的地面上奔跑,你的身體就會進行大量微計算來穩定自己減少對膝蓋的傷害。
大多數優秀的摔跤或登山運動員都能讓他們的動作看起來毫不費力,部分原因是他們有很強的源于經驗的本體感覺。
你可以通過簡單的平衡練習來提高你的本體感覺。
閉上眼睛,單腿微微彎曲站立。這個動作不僅會迫使膝蓋周圍的肌肉在保持你的平衡時付出更多的努力,還能調整你的關節感覺。你還可以把頭偏向一側,以提高難度(因為這個動作還會干擾你的內耳平衡)。
生活健康小tips
長時間伏案、飲食不規律、作息紊亂,這些健康隱患正一點點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
其實,這些問題并非無解,一些簡單又實用的方法就藏在我們的日常里。
緩解眼疲勞的20-20-20法則
在信息技術全面滲透的當下,電子產品已經深度嵌入我們的生活。
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娛樂休閑,我們都不得不長時間面對電子屏幕,用眼過度也成了所有人都要面對的難題。
為了緩解眼疲勞,減少近視和其他眼部問題的風險,書中建議我們采用“20-20-20法則”:
每隔20分鐘,離開屏幕休息一下,看向至少20英尺(約6米)外的物體,至少看 20秒。這可以讓眼睛放松,暫時把焦點移開。
或者走出去,用自然光安撫一下雙眼。
“超日節律”:提升專注力的密碼
春節長假剛剛結束,身體還沒恢復到“滿血開工”狀態,工作學習時提不起精神,甚至越休息越疲憊。
作者在書中也給出了破解之法:掌握“超日節律”是高效工作的關鍵。
超日節律是一種重復的生物周期,在24個小時內以90分鐘為周期反復發生。
在這個90分鐘周期的第一部分,你的心率、大腦活動、激素水平和警覺性等生理參數都會上升。在這個周期接近尾聲時,它們會隨之下降。
換句話說,當我們專注于高強度工作90分鐘,然后休息20分鐘時我們的表現最好。
遵循這個粗略的超日循環,就可以有效地提升你的表現。
提高睡眠質量,做到這6點就夠了
“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是眾多小伙伴共同面臨的困擾。事實上,優質睡眠不僅是身體機能的 “修復師”,還是心靈壓力的 “舒緩劑”。
如何能睡個好覺?其實答案就藏在日常生活中。
書中給出了6點實用建議:
1. 小心咖啡因:如果必須靠喝咖啡來維持身體機能,那么請把喝最后一杯咖啡的時間限定在下午2點之前;
2. 揭開小睡的面紗:午后小睡20分鐘,會有一些明顯的好處。它就像一個壓力閥,可以釋放日常生活的壓力;
3. 調整用餐時間和食物種類:你的胃需要大約90分鐘才能將50%的內容物排入小腸,如果攝入了高脂肪食物,或睡前吃得太多,那么由于腸道活動,你可能很難入睡;
4. 遠離安眠藥和酒精:安眠藥和酒精可能會限制灰度階段的深層腦電波,導致第二天早上感到昏昏沉沉,它們并不是調整睡眠的長久之計;
5. 睡前一兩個小時的放松:調低房間的燈光強度,同時盡量減少看屏幕和電視的時間,加入一些輕度呼吸練習來有意識地放慢你的心跳和呼吸;
6. 讓手機先睡覺:當心手機屏幕發出的人造光擾亂你的晝夜節律,并且天黑后用手機瀏覽壞消息還有可能增加你的焦慮水平,再加上刺激眼球的人造光,注定會失眠。
專業醫生“打假”常見的健康謠言
健康話題始終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也有不少“似是而非”的說法混雜其中。
作者卡蘭·拉詹憑借自己多年的從醫經驗,拆解了諸多常見健康誤區背后的真相。
性格還分“左腦型”和“右腦型”?
你可能聽過有人說他們是“左腦型”或者“右腦型”,意思是某個大腦半球占主導地位。
但事實上,兩個大腦半球并不像許多錯誤觀點認為的那樣獨立運作,并且目前還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證明某個人的某側大腦半球占主導地位,或者性格由此決定。
什么時候需要涂防曬霜?
提到護膚就不能不說防曬霜。是的,如果是深色皮膚,即使沒有陽光,也需要使用防曬霜。
防曬霜除了能降低患皮膚癌的風險和防止曬傷之外,還是為數不多的真正的“抗衰老產品之一。
它可以防止隨著皮膚老化出現角質層增厚和皺紋的情況,防曬系數(SPF)是指防曬霜可以保護皮膚免受中波紫外線(UVB)傷害的時間。
系數越高,被屏蔽中波紫外線的百分比越高。SPF30可以阻擋97%的中波紫外線。
胡蘿卜能提升視力的說法從何而來?
胡蘿卜天然富含維生素A(β-胡蘿卜素),對眼睛健康非常有益。
事實上,維生素A是視網膜感光色素視紫紅質的前體,而視紫紅質是對夜間視力有益的主導因素。它甚至可以逆轉維生素A缺乏癥患者的夜盲癥。
《這本書可能救你命》是一本搞笑生存指南,它不僅解釋了維持我們生命的奇怪而奇妙的身體功能,也提出了讓身體更好、更長久地工作的方法。
它還教你如何通過簡單的觀察判斷身體的健康程度,舌頭呈草莓色,比平時大,可能表明缺乏維生素B、鐵或葉酸;舌頭被白色斑塊覆蓋,通常是口腔念珠菌病的征兆。
如果糞便呈陶土色,就說明膽汁不足,這可能意味著肝臟和腸道之間的管道堵塞了;深紅色或黑色的糞便表明消化道某處可能有出血點……
如果你已經察覺到身體發出的細微“警報”,那么《這本書可能救你的命》無疑將成為最合適的健康指南。
書中沒有知識點的生硬堆砌,也不是刻板的說教,深入淺出幫我們建立起系統、科學的健康認知,輕松探索身體的奧秘,帶你開啟一場身心煥新的奇妙之旅。
伊朗游學 (5.1-9)| 探訪千年波斯帝國,漫游文明十字路口
即將截止|復旦·心理學研修(2025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