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期間被爆塌房的多個品牌,讓不少消費者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現在這個社會,真的是各行各業都想要自己的命。
更加過分的是,還有一些商家竟然把目標放到了小孩子的身上。
嘴巴上說自己的產品零添加,不用擔心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影響,實際上卻謊話連篇。
當這些產品的真面目曝光后,很多寶媽也后悔莫及。
因為這些產品在市場上熱度相當之高,還有不少的寶媽,成為了它們的忠實客戶。
那么現在究竟有哪些無良的商家,把目標放在了年幼的孩子身上?
這些產品又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
真面目被曝,背刺消費者
在這個消費能力有限的年代,商家想要擴大自己的利益空間確實可以理解。
但他們為了擴大自己的利益,把邪惡的雙手伸到消費者身上,那就太不應該了。
當多個行業的產品被曝接二連三塌房的時候,只會導致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再次下降。
因為壓根就不敢出去消費了。
就拿第一個塌房的黃燜雞事件來說。
在楊銘宇黃燜雞還沒有被爆出欺騙消費者的時候,大家對這個品牌的黃燜雞還是比較認可的。
大家覺得這個品牌不僅物美價廉,而且味道也還過得去。
結果就在大家對這個品牌無比信任的時候,品牌的所作所為,卻讓大家直接就大失所望。
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利用消費者對自己的信任,做出傷害消費者身體的事情。
他們把其他客戶吃剩的東西,接下來再進行反復利用。
如果說實在有一些東西味道變質了。
他們也并不會丟掉,覺得這樣有損自己的利益空間,干脆就把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拿了出來。
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繼續欺騙消費者。
更讓大家感到細思極恐的是,現在某一些商家不僅把目標放在了成年人身上,就連一些兒童,他們都不愿意放過。
他們知道很多家長寧愿自己省吃儉用,都一定要把最好的給到孩子身上。
這也讓他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很大的利潤空間。
當他們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永遠不會被曝光的時候。
今年315期間,多個部門都非常的給力。
為了確保這一些消費者的正常權益,他們想盡一切方式打入了這些部門的內部,最后把他們的真面目扒了出來。
當多個嬰兒品牌打造出來的產品竟然也被曝出質量問題的時候,很多的家長都感到很是絕望。
他們當時在挑選這些產品的時候,也真的是非常的嚴格。
就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被科技與狠活給傷害。
本以為如此小心翼翼,肯定不用再擔心了,直到315期間,這些產品的真面目被曝光,路上孩子的親人才憤怒至極。
從來沒想到一直在強調呵護孩子健康的這些產品,竟然也會做出背刺孩子的事情。
當他們的真面目被扒出來后,本以為他們會感到羞愧不已。
實際上,他們并未受到任何影響,反而還不斷強詞奪理說道:
“這些東西就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那他們的強詞奪理究竟能不能站得住腳?
翻新殘次品,不斷強詞奪理
明明知道孩子的健康問題,是成長過程當中的重中之重,可現在卻有很多的商家竟然把目標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他們并不會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反而覺得只有這樣才能擴大自己的利益空間?
他們現在還把目標放在了嬰兒紙尿褲這方面,為了降低自己的生產成本。
他們所采取的方式就是不斷的把這一些殘次品回收翻新。
由于消費者不知道里邊的套路有多少,在購買的時候還以為越貴質量就越好。
殊不知,這些昂貴的紙尿褲,其實連最基本的質檢都沒有通過,說句不好聽的,這些東西就是三無產品。
當這件事情鬧大之后,很多的品牌也主動站了出來,其中就包括了Babycare。
要知道這個品牌的紙尿褲價格可是相當昂貴的。
很多有孩子家庭也非常依賴這個牌子的紙尿褲,結果沒想到它竟然也存在翻新殘次品的現象?
當事情鬧大之后,這個品牌的回應也讓很多人覺得他們就是在瘋狂的推卸責任。
在他們看來,這些存在問題的產品,很有可能就是仿冒品,并且還承諾一定會加強自己的打假行為。
只不過,不少消費者對于他們的這種回應并不是特別的信任,覺得他們如果剛開始就對產品更加嚴格。
那今年315期間也不會在黑榜上榜上有名了。
現在別說是紙尿褲,就連一次性的內褲,都同樣如此。
現在很多家長在出門的時候,為了方便一些,也會給孩子以及自己準備好一次性內褲。
本以為這些一次性內褲相對來說會比較的衛生,但讓人失望的事情還是隨之發生了。
不僅存在虛假的宣傳,在制作的過程當中,連最基本的殺菌都沒有做到。
如果連私密部位使用的東西,都沒有辦法得到衛生的保障,那接下來誰還敢去購買這些一次性的產品?
這已經不是嬰兒產品第一次被曝塌房的事情了。
要知道,頻繁使用這種質量得不到保障的一次性內褲,又或者是紙尿褲。
不僅會讓孩子的私密部位過敏紅腫,甚至還可能導致孩子出現皮膚病以及免疫力大大下降的被動。
明明這樣做非常危害孩子,可仍然有一些產品,他們走上了這一條錯誤的道路。
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一些孩子使用的面霜,也被爆出了質量的問題。
在今年2月3日的時候,新鄉媒體就曝光了孩子使用的毒面霜。
有一些面霜當中竟然還存在著甲醛,要知道,這可是一級致癌物。
本以為2月3日所發生的事情會給這些品牌敲響警鐘,結果沒想到現在還是有一些品牌未改變自己的所作所為。
就連嬰兒在成長過程當中,需要使用的奶瓶都同樣如此,當這些品牌的名字被曝光出來后,很多的家長也難以置信。
因為他們之前還是做了很多的功課,才去挑選這些奶瓶的,結果沒想到,仍然被他們給坑了。
其中就包括了卡特醫生奶瓶以及愛得利奶瓶等等,長期使用這種奶瓶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一定的影響。
欺騙寶媽群體,未經過食品審批
現在有很多的品牌在宣傳自家產品的時候,也經常會強調自家的產品。
就連嬰兒都可以使用,絕對是純天然的,那事實真的如這些商家所說的嗎?
就拿市面上的一款松茸調味料來說,這些商家在宣傳的過程當中,只要使用了自家的產品,就不用再添加任何的味精和鹽了。
而且自家的產品絕對是純天然的。
就在這些寶媽信以為真的時候,今年的315晚會,直接就把它們的真面目暴露了出來!
配料當中所提到的玉米醬粉,實際上壓根就不是食用鹽和玉米的結合,而是味精的半成品。
如果頻繁使用這種調味料,只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更不好的影響,因為他們屬于一種高鈉的產品。
這也把商家的丑陋面目給揭了下來,他們剛開始在宣傳的時候一直強調自己的調味料,絕對是低鈉且0添加的。
結果沒想到他們還是欺騙了寶媽群體。
更加細思極恐的是,他們之所以打著玉米和食用鹽的幌子。
是因為這些商家非常清楚玉米醬粉其實是屬于一種非法的原料。
相關部門早就已經強調過,這種非法原料是不能通過國家食品安全的審批的。
明明知道這些東西,成年人吃了都有危害,他們竟然還敢售賣給一些有孩子的家庭,還不斷的給這些孩子的父母洗腦。
真不知道他們的這種行為究竟居心何在?
難道說他們為了賺錢,連最基本的道德都沒有了嗎?
直到這時候,很多寶媽才明白,原來不是自己的孩子免疫力低下,而是被這些品牌給背刺了。
看似吃了對孩子能起到營養作用的產品,實際上,卻一直在危害孩子的健康。
這也讓很多的寶媽對他們的所作所為非常的憤怒。
而現在這種現象真的是防不勝防的,比如說市面上還有一款產品叫做健敏思嬰兒維生素AD。
商家在宣傳的過程當中也說到,易過敏體質的寶寶可以吃這些東西。
當孩子的父母信以為真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孩子吃了這些東西,過敏的體質仍然沒有改善。
直到這時,他們才明白,自己原來真的被欺騙了。
你覺得這些品牌的所作所為過分嗎?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