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北京市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發展工程(北京教育學院培養基地)結業展示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舉行,20名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65名中小學及幼兒園骨干教師經過為期兩年的培訓學習正式結業。據了解,此次培訓打破小學、初中、高中的學段界限和學科邊界,將政策理論與實踐創新深度融合,為名師名校長培養提供了新探索。
2023年,北京市啟動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發展工程,旨在通過名師名校長示范引領作用,推進課改高質量落實和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北京教育學院作為培訓基地之一,承擔了此次培養任務。該項目聚焦校長、教師創新能力與示范引領能力提升,共開設8個名師工作室、1個名校長工作室,在全市范圍內遴選了20名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65位中小學和幼兒園骨干教師作為培養對象。經過兩年的學習,項目學員于2024年12月完成全部培訓任務順利結業。
北京教育學院教務處處長張金秀表示,培訓項目以工作室為載體,探索名師名校長培養和引領帶動機制,通過名家引領、跨界學習、共讀經典、課題共研、區域對話等方式,發揮名師名校長引領作用。
“多個工作室打破小學、初中、高中界限,打破學科邊界,促進了學員基于教育及學科本質的深度思考和實踐創新。”張金秀告訴記者,通過兩年的研修,學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更加堅定,在辦學治校、教育教學中不斷深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為了兼顧名師名校長統一培養和個性化培養的需求,北京教育學院采取了集中研修和分組研修協同推進的方式。北京教育學院教育干部學院副院長陳丹表示,項目組通過組織項目導師和有關專家開展面向全體學員的集中研修活動,做好學員的統一培養。同時,基于課程類型、學員學段及研究主題等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分組研修,由相關理論導師和實踐導師做好學員的個性化培養。
近年來,北京市實施了“教育家型”校長教師涵養計劃、新時代卓越教師校長培養計劃、新時代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特級教師工作室等一系列培養計劃,培育出一批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名師名校長。記者從北京市教委獲悉,北京市未來將進一步推進培訓模式改革,將首都文化傳承發展、國際交往、人工智能、心理健康等內容融入培訓課程體系,進一步探索名師名校長培養和引領帶動機制,構建“頭雁領航、梯隊跟進、全域提升”的階梯式培養體系。北京市還將以名師名校長為核心組建專業成長共同體,促進區域內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升,形成“實踐—反思—提升—輻射”的良性循環,為首都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韓沖
編輯:姜思瑤
校對:蘇珊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常悅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