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現代農業的命脈,一頭關系農民增產增收,一頭關系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寶雞作為我省大豆的主要產區,近年來積極推進大豆種業振興,延伸大豆產業鏈條,自主研發種子市場占比不斷提升,大豆加工能力穩步提高,有力保障了地區糧食安全和農民增產增收。
3月3日,在寶雞市生物育種實驗室里,科研人員在詳細記錄干旱條件下“寶豆10號”的生長情況和耐受特性,為該品種在我省旱地種植提供數據支撐。
“寶豆10號”是寶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自主培育的大豆新品種。“這一品種不僅豐產性顯著,還具備早熟、優質、抗逆及耐密植等多重優點,能有效解決季節性撂荒問題,為提升經濟作物種植效益和促進農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撐。”寶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豆類研究室主任屈洋說。
良種繁育,是新優品種大面積推廣的基礎,也是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環節。新品種的對比試驗,對于開展科學引種,鑒定種子適宜性、豐產性、穩產性具有重要意義。2024年,寶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在岐山、鳳翔、隴縣、扶風、金臺等多個縣區建立了寶豆系列大豆品種示范田。通過采用擴行縮株機械化生產技術以及夏大豆“1234”高效栽培技術,實現了良種、良機和良法的有機結合,取得了顯著成效,并總結出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大面積生產模式。
現場實收測產創下全省夏大豆百畝“實打實收”單產紀錄,“寶豆10號”的成功培育是寶雞做強種業“金豆子”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寶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持續推進大豆產業的品牌建設和全產業鏈發展,“寶雞大豆”品牌商品賦能大豆產業“金鏈條”快速形成。去年10月,當一粒粒金燦燦的大豆被收割機收入“囊”中的時候,寶雞市圣品九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韓洋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依托‘訂單式’農業,我們的大豆遠銷湖北、山東等地。”韓洋說。“寶雞大豆”已經從一顆無人問津的普通大豆逐步轉變為聞名省內外的“金豆子”。
站在新時代、新征程、新起點,寶雞市將繼續聚焦強優勢、解難題、補鏈條、增效益的農業發展總體思路,加快生物育種產業發展,持續推進大豆大面積單產提升,為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陜西農村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