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模式架構
本文基于“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首先,結合上級單位要求及內外部典型問題,梳理提煉上級單位明令禁止類及屢審屢犯問題,形成“負面清單”。其次,借鑒風險管理評價工具,建立評價模型,對企業整改成效及屢審屢犯情況進行評價。最后,通過多層次運用“負面清單”評價結果,促進審計結果運用。
二、科學合理制定“負面清單”
(一)制定“負面清單”的思路
結合公司實際業務情況,將“負面清單”按照核電項目領域、核化工項目領域、科研項目領域、建設項目領域、境外投資領域、運營管理領域等六個領域分別列示上級單位明令禁止性、屢審屢犯類規定,建立清晰的“負面清單”。
(二)“負面清單”主要內容
“負面清單”的內容主要來源于近年來國資委、審計署、科工局、集團公司等上級單位相關要求、內外部檢查出來的典型問題及案例,區分為上級單位明令禁止類、屢審屢犯類。
(三)動態持續更新,充分發揮預警作用
一是堅持動態完善。結合內外部環境變化,不斷完善“負面清單”,突出行業特點,以增強清單事項的實用性、時效性。二是堅持預警作用。依托信息化平臺,每年結合典型案例公布“負面清單”,固化排查,為企業提供參考,便于自查自糾,充分發揮預警教育作用。
三、建立評價模型
(一)建模總體目標
基于“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科學合理制定量化評價標準,全面系統識別評價各類問題的影響程度,建立“紅黃綠”三級風險預警機制,實現對企業經營健康狀態動態預警,形成一套企業風險量化預警的方法論和管理工具,強化企業規矩意識,進一步規范經營管理。
(二)建立矩陣評價模型
建立矩陣評價模型,對問題發生的普遍性、問題造成的影響程度進行定量評估,進而對企業風險程度提供量化分析依據,為后續制定整改措施提供決策支持。
(三)確定評價標準
綜合負面清單問題的類型及造成的影響,將從問題造成的影響程度和問題發生的普遍性兩個維度進行評價,其中,問題造成的影響程度,從高到低分為“極為重要”“較為重要”“重要”三個等級。問題發生的普遍性,從高到低分為“非常普遍”“普遍”“不普遍”三個等級。
(四)確定評價等級
為了更好地理解評價模型,選取A單位,使用本文的評價模型對該單位進行評價。
(五)實現動態風險預警
1.當年情況分析。
違法轉分包等7個問題,屬于具有“重要影響”(紅燈預警)的問題,需要提級管控并緊急協調資源重點督辦。現場簽證管理不規范等12個問題,屬于具有“中等影響”(黃燈預警)的問題,需要增強整改意識,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
2.動態趨勢分析。
A單位自2020年至2023年,黃燈指標逐年減少,紅燈指標逐年增長,表明該單位出現重大問題次數增多,整體趨勢惡化,需要及時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扭轉該趨勢。
(六)建模評價流程使用規則
1.發布“負面清單”。
每年年初,審計部門挑選出產生重大影響或屢審屢犯問題作為“負面清單”的內容,通過信息化平臺傳達給各個單位,明確自評相關要求。
2.對照“負面清單”自評。
每年年底,各單位對照“負面清單”進行自評,將自評結果報告給審計部門,由審計部門進行賦值評估。在審計部門開展審計項目的當年,對自評結果進行再檢查和修正。
3.針對評價結果制定考核扣分機制。
將各單位自評結果納入考核扣分,影響年度MKJ(目標考核激勵體系)結果。
四、多層次運用“負面清單”評價結果
根據“負面清單”評價模型,對單位整體狀態進行評價,根據評估結果分別采取加強考核扣分、加大追責問責力度、持續傳導壓力、注重發揮警示作用等措施,促進單位趨勢向好,重大問題不踩線,屢審屢犯問題逐漸減少。
節選自《中國內部審計》2025年第3期
作者:萬太平 張一之
單位: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
編輯:孫哲
目前180000+人已關注我們,您還等什么?
點擊這里立即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