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為提高幼兒的藥品安全意識,筑牢校園安全防線,武漢市洪山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工作人員于3月14日下午走進珞珈山幼兒園,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藥品安全小課堂”主題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為孩子們播下了安全用藥的“種子”。
活動現場,洪山區市場監管局藥械化科工作人員化身安全老師,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以動畫短片、卡通圖片和實物演示等形式,向孩子們講解藥品與糖果的區別、用藥安全常識等知識。“綠色藥盒是外用藥,紅色藥盒是內服藥,小朋友千萬不能自己亂碰哦!”工作人員通過顏色分類游戲,幫助孩子們直觀區分藥品類型。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洪山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精心設計了問答和情景模擬環節。互動問答環節中,孩子們踴躍舉手,用稚嫩的聲音回答“生病了要找醫生”“不能吃陌生人的藥”等安全常識,現場氣氛熱烈。在模擬場景中,孩子們扮演不同角色,再現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藥品相關場景,在玩樂中學會正確應對方法。
此次藥品安全知識普及活動,得到了幼兒園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不僅讓孩子們學到實用的藥品安全知識,也增強了他們自我保護意識。洪山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兒童是藥品安全的高風險群體,此次“3·15"系列活動以校園為切入點,旨在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形成藥品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藥品安全無小事,稚嫩生命更需呵護。洪山區市場監管局以創新形式將藥品安全知識融入幼兒教育,既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生動實踐,也體現了監管部門“關口前移、預防為先”的治理智慧。守護兒童用藥安全,需要全社會攜手同行,讓“安全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來源:洪山區市場監管局 徐彥博;記者胡毅;編輯:邱水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