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他已下令對也門胡塞武裝采取“果斷而有力的軍事行動”。也門胡塞武裝說,也門首都薩那15日晚遭到5次空襲,造成至少9人死亡、9人受傷。
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美軍正在對胡塞武裝領導人、軍事基地以及防空系統等進行攻擊。他稱胡塞武裝為“恐怖分子”,過去一年多來經常在紅海地區對美國及其盟國船艦、飛機和無人機發動攻擊,并表示要用“壓倒性的致命武力”打擊胡塞武裝,同時警告伊朗必須立即停止對胡塞武裝的支持。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軍當天已從空中和海上對也門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重點打擊胡塞武裝的雷達、防空、導彈和無人機系統,目的是要打通紅海航道。美國官員表示,軍事行動將持續數天,這將是特朗普第二個任期開始后最重要的軍事行動,也是為了向伊朗發出警告信號。
另據也門胡塞武裝控制的馬西拉電視臺報道,薩那當晚共遭到5次空襲,遭空襲的包括一所大學和胡塞武裝的一處軍事基地,導致至少9人死亡,另有9人受傷。薩那當地居民告訴新華社記者,美軍當天對薩那空襲的目標包括胡塞武裝一處軍事基地的彈藥庫和武器庫。
據央視新聞消息,北京時間3月17日凌晨,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發表視頻講話稱,為報復美軍對也門的空襲,胡塞武裝用18枚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及一架無人機襲擊了位于紅海北部海域的美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及其艦隊。
對此,一名美國官員透露,美國F-16和F-18戰斗機當天一共擊落了也門胡塞武裝發射的11架無人機。這名美國官員表示,胡塞武裝的無人機并沒有接近“哈里·杜魯門”號航空母艦。
也門胡塞武裝方面16日表示,美軍15日對也門首都薩那、薩達省等多地的空襲已造成至少20人死亡。也門胡塞武裝方面還表示,不會對美軍襲擊無動于衷。胡塞武裝已全面做好準備,以“升級對抗升級”。
當地時間16日晚間,也門胡塞武裝領導人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發表講話稱,將會把所有美國的航空母艦和軍艦作為胡塞武裝的襲擊目標,并指責美國的做法將海洋變為戰場,影響國際航線的航行。
紅海危機再度復燃
胡塞武裝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納斯魯丁·阿梅爾表示,空襲不會阻止他們,他們會對美國進行報復。“薩那將繼續成為加沙的盾牌和支持,無論面臨什么挑戰,都不會拋棄它,”他在社交媒體上補充道。
本月早些時候,以色列停止了對加沙地帶的所有援助,并警告說,如果在就第二階段戰爭展開的談判中,哈馬斯不延長脆弱的停火協議,將面臨“額外后果”。
3月11日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在馬西拉電視臺發布視頻講話,宣布即刻起恢復禁止所有以色列船只在紅海、阿拉伯海、曼德海峽和亞丁灣等指定區域內通行的禁令,將對違反通行禁令的以色列船只進行軍事打擊。
自2023年末以色列與哈馬斯爆發戰爭以來,直至今年1月加沙地帶脆弱的停火協議生效,胡塞武裝已使用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了100多艘商船,造成兩艘商船沉沒,四名船員死亡。
今年1月,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將也門胡塞武裝重新認定為“外國恐怖組織”。該行政令推翻了前任總統拜登4年前將胡塞武裝從“外國恐怖組織”名單中移除的行政令。
據一位美國官員稱,周六(3月15日)針對胡塞武裝的行動完全由美國實施。這是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內對駐也門胡塞武裝的首次打擊,此前該地區經歷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期。
此類大規模、有預謀的導彈襲擊是拜登政府多次對胡塞武裝實施的,以回應胡塞武裝頻繁襲擊該地區的商業和軍用船只。
美國海軍“哈里·S·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目前在紅海執行任務,該打擊群包括一艘航母、三艘海軍驅逐艦和一艘巡洋艦。美國海軍“喬治亞”號巡航導彈潛艇也在該地區執行任務。
油輪與干散貨船繞行比例飆升
據美國投行Jefferies統計,2025年迄今,干散貨船繞行紅海的比例(相對于2023年,下同)已從2024年的45%升至56%;原油輪和成品油輪繞行比例分別從35%、45%增至48%和52%。集裝箱船繞行比例保持90%高位,LNG和LPG運輸船繞行比例仍分別達80%和74%。
挪威咨詢公司ABG Sundal Collier數據顯示,亞丁灣船舶抵達量較2023年平均值下降72%,導致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收入斷崖式下跌。意大利航運經紀公司Banchero Costa研究主管Ralph Leszczynski指出,當前紅海周均通航量僅約200艘次,不足兩年前500艘次的一半。
胡塞武裝3月12日宣布恢復對"以色列關聯船舶"的航行禁令,范圍覆蓋紅海、阿拉伯海及曼德海峽。英國安保公司Ambrey警告稱,該禁令目標界定模糊,建議船東重新評估紅海航線風險。盡管近期未發生實際襲擊,但英國海事貿易辦公室(UKMTO)已報告多起導航系統遭電子干擾事件,迫使船舶啟用備用導航手段。
航運分析師指出,加沙停火協議脆弱性、敘利亞教派沖突升溫及美伊關系緊張,均可能觸發胡塞武裝重啟襲擊。Leszczynski強調:"多數船東仍選擇謹慎避航,畢竟船員生命和船舶安全不容冒險。"
歐盟2月宣布將紅海護航行動"阿斯皮德斯"(Aspides)延長至2026年2月,預算增加至1700萬歐元,凸顯地區局勢的長期化預期。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則直言,紅海復航時間將直接決定2025年盈虧——若年底重啟,息稅前利潤(EBIT)或達30億美元;若年中解禁,則可能零利潤。這一預測折射出紅海危機對全球供應鏈成本的深遠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