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肝臟腫瘤診療聯盟成立暨多學科融合發展研討會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部主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介入診療中心主任滕皋軍教授領銜,醫渡科技聯合研發的肝癌診療智能體——“小肝人”正式亮相。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滕皋軍院士、執行院長黃英姿、副院長居勝紅,醫渡科技CEO、聯合創始人徐濟銘,建湖人民醫院院長薛成俊,來安縣人民醫院院長陳斌,共同為國內首個肝癌診療智能體“小肝人”發布啟動。來自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60余家集團醫院、結對幫扶醫院、重點合作醫院的200多位院長、專家、代表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副主任朱海東主任醫師指出,肝癌是最常見的高發惡性腫瘤之一,據相關統計,我國每年肝癌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世界的約50%;國家癌癥中心2024年全國癌癥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新發肝癌36.77萬例。我國肝癌防治長期面臨著早期診斷率低、治療方案規范化不足、優質資源分布不均等難題,傳統診療模式也難以應對患者日益增長的個體化精準診療需求。
“小肝人”直擊肝癌診療痛點,以DeepSeek與醫渡醫療垂域大模型為雙引擎,深度學習肝癌領域最新權威指南和專家共識,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滕皋軍院士團隊持續參與反饋,優化應答邏輯,確保醫學建議的專業與可靠,讓頂級醫療機構和專家的規范化診療能力實現數字化沉淀與普惠化輸出。
“小肝人”的核心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指南依從性,所有決策建議均錨定最新臨床指南,關鍵節點設置專家共識驗證機制,確保回答的科學性與權威性;二是決策透明化,完整呈現診斷推理過程及循證依據,讓每一步決策都有跡可循,提升患者信任度;三是服務普惠性,通過疾病咨詢、報告解讀等功能,將規范診療能力下沉,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疾病管理支持。
“小肝人”既是全天候答疑專家,結合臨床指南與循證依據,提供嚴謹的個性化分析及康復指導和生活建議;又是報告解讀的“翻譯官”,智能解析檢查報告中的異常指標,將專業醫療信息轉化為可理解的通俗解讀,并根據報告結果提供切實可行的合理建議。
滕皋軍院士表示:“我們要創造的不是替代醫生的工具,而是傳承醫者智慧的載體,讓優質醫療經驗突破個體局限。”“小肝人”作為中國首發的肝癌專科“AI醫生”,將不斷植入肝臟腫瘤領域涉及的介入醫學科、腫瘤科、肝膽外科、肝病科、消化內科、感染科、影像科、放療科、病理科等多學科的最新前沿信息,希望未來發展成最專業的“AI醫生”。未來“小肝人”將拓展至用藥指導、臨床試驗推薦、病程管理等全周期服務。(編輯劉敏 攝影王倩 編審程守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