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山(右)查看合作社的小羊。
凌晨五點的山路、干硬的餅子、熱鬧的羊群……這是張忠山少年時代最濃重的記憶。如今,在他的直播間,一筆筆訂單完成交易,家鄉的羊肉“飛”往全國各地。從放羊娃到帶領鄉親致富的新農人,全國人大代表張忠山用一根網線,撬動了大山深處的產業變革。
東鄉少年的成長印記
1994年,張忠山出生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一戶普通農家。這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發展滯后。
在張忠山的記憶里,上學的路總是特別漫長。小學時期,學校距離張忠山的家足足有6公里遠。凌晨5點,張忠山就要摸黑起床,在昏暗的天色下,跟同村的小伙伴結伴步行近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學校?!岸焓亲铍y熬的,天又黑又冷,遇到下雪,一路上不知道要摔多少跤?!睆堉疑交貞?,因為路途遙遠,他只能帶干硬的餅子當作午飯。
放學回家后,他扔下書包就要去放羊,幫家里分擔勞作。彼時,張忠山的父親在臨夏的一家餐廳工作,回家時總會對他講述外面的精彩,這讓年少的張忠山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與向往。
完成學業后,張忠山選擇外出打工,之后便留在蘭州闖蕩,父母也過去定居。一開始,張忠山和家人在夜市里賣烤串,因肉質好、口味佳、價格也公道,很快就積累了回頭客。后來,張忠山帶著家人在一個菜市場賣起水果,生意越做越順,一家人的日子也越過越好。可是,每次回鄉探親,看到鄉親們依舊靠著辛苦勞作獲取微薄收入,張忠山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他想,要是能做點什么,讓鄉親們也能輕松些、多賺些錢就好了。
把羊“趕”進直播間
2017年,張忠山從本地的一檔電視節目中得知,東鄉縣為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提供創業培訓,組織學員先后在臨夏、浙江義烏、福建廈門等地學習電商運營,他立刻報了名。培訓班結業后,帶著新鮮獲取的知識,張忠山開始深入細致地調研分析家鄉的資源優勢。
他發現,家鄉的羊肉“東鄉貢羊”品質上乘,味道獨特。然而,由于缺乏銷售渠道,這一資源優勢始終未能轉化為經濟效益。彼時,農村電商行業發展勢頭不錯,盡管這種形式對于那時的張忠山而言還很陌生,他仍想把握住這個機遇。
他注冊了一家公司,勇敢地踏上了電商直播這條路。起初,直播間流量慘淡,觀眾寥寥無幾,訂單更是少得可憐。他每天關注新聞,從中央文件和農業相關的會議里,捕捉“強農”“惠農”“發展電子商務”等訊息。很快,在當地多個部門的扶持下,他的公司接到了消費扶貧的大額訂單。
為了刺激消費,張忠山還把羊“趕”進了直播間,讓消費者能親眼見到羊的情況。此外,他按照消費者的需求,委托食品加工企業對羊的不同部位進行精細化分割、包裝,并附上肉制品檢驗報告,引領“東鄉貢羊”走上標準化產業道路。
“傳統的銷售方式,主要以整羊或‘四大件’來賣,一只羊賣1000元左右?,F在通過加工,一只羊能賣到1500多元了。”張忠山說。
為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他決定組建合作社。鄉親們可以為合作社供應羊肉,他負責安排銷售。如此一來,鄉親們就能擁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公司也能獲得穩定可靠的羊肉貨源。
然而,當張忠山挨家挨戶解釋自己的想法時,卻遭到了質疑,一些年長的村民非常擔心自己辛苦養大的羊會賣不出去。面對鄉親們的擔憂,張忠山耐心地解釋:“咱們的羊肉品質這么好,只要做好宣傳推廣,別人買過一次就會認可,咱們的市場肯定能慢慢打開!”
為了最大程度打消鄉親們的顧慮、保障大家的權益,張忠山不僅用高于市場價的價格向社員收羊,還采用保底分紅的方式回饋社員,即第一年保障農戶不會賠錢,給他們觀望的時間,從第二年開始再讓他們自負盈虧。在張忠山的不懈努力下,他作為理事長的伊菲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終于擁有了第一批社員。
新農人的重重挑戰
合作社“開張”了,但問題也接踵而至。有一次,他們接到一筆1000只羊的訂單,但當時鄉親們對張忠山的信任度還不高,要求他帶走羊后必須馬上付錢?!澳菚r候一只羊的市場價是1000塊錢,我交付后才有回款,這意味著我要墊付100萬元!”由于資金不夠,張忠山只能無奈放棄這筆訂單。
雖有遺憾,但他十分理解鄉親們的擔憂,羊關乎著整個家庭的生計,容不得半點差錯?!艾F在鄉親們已經十分信任合作社了,哪怕一個月后再結賬都是可以的!”談到變化,張忠山滿是自豪。
除了資金短缺,合作社還遇到了技術方面的難題。如何保障羊肉在運輸過程中的新鮮度?怎樣高效處理大量訂單的配貨?有沒有價格更合適的物流服務?張忠山四處奔走請教專家,與多家物流公司展開深入交流合作,還投資建設了小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從源頭到終端,全方位保障羊肉的品質,力求讓羊肉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狀態送到消費者手中。
疫情期間,因物流不暢,羊價斷崖式下降,跌至近幾年最低價28元一斤。此時,張忠山卻以高于市場價7元的價格收購了社員們的羊,打消了大家的后顧之憂。他說:“情況特殊,我們可以沒利潤,但絕不能虧了社員,寒了他們養殖的心?!?/p>
在張忠山的帶領下,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入社的農戶數量也在穩步增加。從最開始的5戶,逐步發展到現在的70戶321人。并且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了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2023年初,張忠山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他意識到,從此自己的責任不僅僅是帶領鄉親致富,還要為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建言獻策。
“新農人是一群具有新思維、新技術、新方法的人,他們對于推動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意義重大。”張忠山十分重視人才的引育,他認為年輕人在考慮就業時,最關心收入水平、發展機會、工作環境等。因此,想要吸引人才到鄉村,就需要構建良好的產業基礎、完善基礎設施、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和公平的發展機會。
今年全國兩會上,張忠山建議加大農業人才資源投入,促進鄉村人才振興。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