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北上》,正在江蘇衛視熱播。很多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的忠實觀眾們將這一播出稱之為——《北上》回家。大家之所以這么說,不僅僅是因為《北上》講的便是京杭大運河江蘇段兒的故事,更是因為,江蘇衛視在大運河文化內容的傳播上,早有成功先例,并且,江蘇衛視主打的“奮斗”與“幸福”的定位,也恰好和《北上》的劇情調性相符。
大運河故事,水韻江蘇,和江蘇衛視恰好實現地域呼應。
電視劇《北上》播出之后,大量的江蘇地域文化內容出現,讓全國觀眾大呼過癮,一睹了水韻江蘇的人文自然美景。尤其是在人文游、接地氣游的需求旺盛的當下,《北上》在江蘇衛視的熱播,再次掀起了觀眾們對于江蘇旅游的熱情。運河沿岸的建筑自然景致、人文歷史風貌,都成為大家旅游的重點內容。
從花街,到大運河江蘇段,再到整個的水韻江蘇,在江蘇衛視的節目當中實現了一次有效的閉環。江蘇衛視的很多節目,都有著“水韻江蘇”的文化魅力感。而江蘇的“水韻”文化,有一部分便來自于京杭大運河。因此,當講運河故事的《北上》在江蘇衛視播出的時候,觀眾們獲得了一種“《北上》回家”的感覺。
從《啟航!大運河》到《北上》,江蘇衛視的觀眾對京杭大運河的“北上”有了全方位的理解。
2024年5月24日起,文化類探索節目《啟航!大運河》在江蘇衛視每周五晚間黃金時段連續播出,同年8月2日,正式收官。在這檔文化節目當中,單霽翔、西川、梁周洋、張謹、張鵬、陳藝丹、周琦、歐陽江河和徐則臣等多位專家學者,開啟了沿著京杭大運河北上的文化探索之旅。值得注意的是,《啟航!大運河》的嘉賓徐則臣老師,正是電視劇《北上》同名小說作者。徐則臣老師的小說《北上》,2019年獲得茅盾文學獎。
在江蘇衛視的《啟航!大運河》節目當中,觀眾們跟隨專家學者們的步伐,已經“丈量”了一次大運河兩岸的人文自然風貌。和徐則臣老師小說《北上》當中清末最后一次漕運的景象形成對照的,則是,《啟航!大運河》當中,為觀眾們展示了大運河現代運輸的盛況,和兩岸當下的人文自然風貌。通過這檔節目,觀眾們對大運河有了更多歷史維度的、現代維度的認知。
而這些有關大運河的知識儲備,到了電視劇《北上》當中,則得到了現代人文煙火的更多補充。《啟航!大運河》是歷史維度、現代貨運場景維度、自然建筑風貌維度上呈現京杭大運河,電視劇《北上》則是通過一段花街居民的生活故事,在煙火維度、地氣維度上,補充了大運河兩岸的人文風貌。通過《啟航!大運河》和《北上》的結合,大運河文化實現了更為鮮活立體的表達。
所以,當電視劇《北上》在江蘇衛視播出之后,觀眾們獲得了一種“《北上》回家”的感覺,歷史人文和現代煙火,正式實現了影像化語言層面上的有效連接。大運河文化,不再是紙面上的文化,它是《啟航!大運河》當中的現代“北上”,更是《北上》當中的溫情生活,生活締造文化,文化浸染生活。
大運河文化,為“奮斗”與“幸福”保駕護航。
江蘇衛視播出的很多節目和電視劇,都有著“奮斗”與“幸福”的標簽。比如說,每年都備受觀眾們期待的江蘇衛視跨年晚會,便主打“用奮斗點亮幸福”的口號。再比如說,江蘇衛視晚間的劇場,便名為“幸福劇場”,主打的便是幸福元素的電視劇播出內容。電視劇《北上》最終探討的,恰好是大運河兩岸的人們如何實現更為幸福的生活這一主題。
電視劇《北上》的開局故事當中,因為高速公路的開通,謝家和夏家面臨著大運河貨運生意不如從前的經營困境。但是,在劇情內容當中,觀眾們會逐漸看到“用奮斗點亮幸福”的過程。謝家夫妻,暫時告別運河,開起了大貨車。夏家夫妻,則一個開水上超市,一個繼續在大運河岸邊擺攤賣早點。運河故事,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奮斗故事,而我們的奮斗,最終都會收獲幸福。
與此同時,電視劇《北上》還通過影視劇故事的方式,回答了一個本真的問題,大運河文化為什么可以為“奮斗與幸福”保駕護航。這個回答,也是和江蘇衛視的調性形成互文關系的。《北上》當中,觀眾們看到了花街熱鬧非凡的生活,同時,也可以看到,守護這些生活的,是花街人們的團結互助,是馬奶奶、周爺爺等花街居民的善良與堅守。隨著《北上》在江蘇衛視的持續播出,很多觀眾都會為劇作當中人性的溫暖而落淚。
這些“人間最美的溫情”,恰好是大運河文化帶給我們的歷史禮物,而這份傳承,最終形成了對于“奮斗”與“幸福”的保駕護航。大運河兩岸的人們,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都因為有港灣當中的這份“回家溫情”,而獲得勇往直前的力量,可以在屢次的困局當中實現破繭重生。電視劇《北上》用自己的人間煙火,回答了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的何以幸福這一問題。
江蘇衛視的節目,素來是可以仰望文化星空,又可以扎根大地生活。
仰望文化星空和扎根大地生活,并不矛盾,相反,這兩者之間,是真正相輔相成的關系。比如說,江蘇衛視高口碑的兩檔節目,《我在島嶼讀書》系列和《子夜外賣》,都是獲得觀眾們大量五星好評的。如果說《我在島嶼讀書》是對文化星空的一次仰望的話,那《子夜外賣》就是對大地生活的一次探訪。它們兩者之間,在江蘇衛視形成了很好的共振關系。詩歌與遠方,均在腳下,讀書、寫詩、勞動,都是獲取幸福的方式。
再比如說,《啟航!大運河》為江蘇衛視的觀眾們帶來了一次大運河文化的探尋,《北上》則為觀眾們帶來了一次大運河兩岸生活的走訪。煙火人文,構成了大運河兩岸的基礎底色。我們一面可以看到京杭大運河千年以來的縱橫流淌,一面又可以看到兩岸居民的生生不息。仰望與扎根,在江蘇衛視構成了互聯關系。江蘇經濟的蒸蒸日上,江蘇文化的雋永千年,在江蘇衛視的文化節目、電視劇內容當中,獲得了最美的詮釋。仰望與扎根,似乎也是江蘇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所以,當電視劇《北上》在江蘇衛視熱播,觀眾們獲得“《北上》回家”觀感的時候,也便是一種必然了。(文/馬慶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