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朋友圈被復旦博士生的消息刷屏了,凌晨刷到新聞時心頭直發(fā)顫。28歲的年紀啊,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誰能想到會走到這一步呢?
事情發(fā)生在14號凌晨三點多,監(jiān)控里那個穿著藍外套的身影獨自往校外走,手機電腦都留在宿舍桌上。同門師兄妹早上開組會沒見著人,電話打到發(fā)燙也沒人接,沖到宿舍一看全都慌了神。學校附近五角場被翻了個遍,三天后卻在河道里找到了人。現(xiàn)在讀個博士真像是西天取經(jīng),論文壓力能把人逼到絕路上。
翻看他同學發(fā)的悼念帖,這孩子確實讓人心疼。照片里笑得陽光燦爛,還會對著鏡頭比心。同學說他每天雷打不動去操場跑步,見誰有困難總是默默搭把手。可就是這么個暖心的人,硬是被困在論文的死胡同里。聽說最近卡在某個章節(jié),整宿整宿睡不著覺。要我說高校真該多關注學生心理,凌晨三點獨自離校這種信號,早發(fā)現(xiàn)或許就能避免悲劇。
網(wǎng)上有人說現(xiàn)在年輕人抗壓能力差,這話說得實在輕率。沒經(jīng)歷過文科博士的苦,哪知道查文獻查到頭禿的滋味?前些天聽朋友說他們實驗室的師兄,為了改論文連續(xù)熬了七個通宵,有天突然把鍵盤砸了沖出去淋雨。要我說搞學術這行當,熬的不只是時間精力,更是心氣神兒。
最揪心的是他老家父母。老兩口怕是連東方明珠都沒看過,突然接到這種噩耗。省吃儉用供出來的博士生,眼瞅著就要熬出頭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痛誰能承受?想起老家鄰居的兒子,前年從top2退學改行做烘焙,現(xiàn)在分店都開三家了。所以說啊,人生哪有非走不可的獨木橋?
現(xiàn)在網(wǎng)上討論得沸沸揚揚,有說導師責任制的漏洞,有說學術評價體系的問題。要我說這事得往大了看,整個社會都在加速度往前沖。就像前陣子流行的985自嘲,多少名校生白天撐著體面,深夜在出租屋里崩潰。咱們真該想想,什么時候"成功"的標準變得這么狹隘了?
最后跟大伙兒說句掏心窩的話:遇到難關別硬扛,該緩緩就緩緩。論文進度慢了可以申請延期,工作不順心了不妨換個賽道。這世上沒有解不開的死結,就像走迷宮總會有出口。千萬別學游戲里刪號重來,存檔休息會兒再戰(zhàn)不遲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