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你好呀,我是二寶媽小月娟~
當孩子打翻飯菜,摔壞玩具,寫不完作業時,你是否會忍不住吼叫?
“怎么回事?”
“快點寫!”
一頓怒吼下來,孩子更加委屈,哭泣;你是否開始質疑自己到底該怎么做?
事實上,吼叫并不能解決孩子的任何問題,反而會讓我們的親子關系變得緊張疏遠。
我們與其在吼叫的惡性循環中掙扎,不如每天讀一遍這7句話,提醒自己用更加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
01.孩子犯了錯不責備,鼓勵孩子重新嘗試。
這句話讓你在孩子犯錯后,第一時間不是責備,而是鼓勵孩子思考解決方法。
每當孩子犯錯時,責備只會讓他們感受到羞愧和挫敗。而鼓勵和支持,讓孩子知道犯錯并可恥,可以從失敗中總結教訓并重新嘗試。
比如,孩子打翻了果汁,如果你說:“你怎么總是做錯事”,孩子會產生深深的自責和羞愧。
當我們換成“你可以嘗試用拖把打掃一下。”孩子會在做錯事后的第一反應,不是逃避,而是思考解決方法。
02.孩子的行為在表達情緒,沒有針對誰。
這句話是告訴你孩子并非是針對誰發脾氣,而是在表達自我情緒。
孩子們還沒有學會用成熟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只能通過行為來宣泄。
當孩子哭鬧著不想吃飯,可能是飯菜不合胃口或者是今天玩累了,滿地亂丟的玩具,可能是焦慮的反應;寫作業拖拉,可能是畏難情緒的顯現。
我們需要做的是耐心詢問,理解他們的情緒,而不是立刻發火。
03.深呼吸三下,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這句話是提醒自己,遇事先讓自己深呼吸,冷靜下來才能更好的處理事情。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各種挑戰時,很容易情緒失控,此時深深的吸氣,緩緩地呼氣,吸氣,呼氣……。
這能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情緒,避免沖動吼叫。比如,孩子在寫作業時,又開始玩玩具,我們會忍不住想要去吼他。
但如果此時先深呼吸,就會發現,孩子只需要一點溫柔的提醒。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04.吼叫并不能解決問題
這句話告訴我們,吼叫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不能解決問題。
當我們對著孩子大聲吼叫時,可能暫時讓他們安靜下來,但長期如此,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影響孩子性格發展。
比如,孩子磨蹭時,吼叫只會讓他們更加緊張,動作更慢。
我們要明白,平和的和孩子溝通比吼叫更有效。
05.我控制好情緒,孩子才有安全感。
當你快要情緒失控時,這句話讓你學著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父母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時,孩子會感受到一種穩定和安全的氣氛,產生安全感。
比如,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滿心委屈的回到家,如果這時得到的是父母的吼叫,他們的內心會更加的雪上加霜。
而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他們勇敢的面對生活,所以,我們要成為情緒的主人。
06.我今天比昨天多溫柔了1分鐘。
溫柔是一種力量,這句話讓我們努力做一個溫柔媽媽。
父母每天進步一點點,都是成長,這1分鐘的改變,對孩子來說可能意義重大。
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我今天比昨天多溫柔了1分鐘,耶!”
比如,孩子起床時,用溫柔的聲音叫醒他,而不是大聲催促。
我們從每一個微小的改變開始,日積月累,相信孩子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7.我愛我的孩子,我要用傾聽代替責備。
這句話指引你,用傾聽代替指責,才能真正給予愛并了解孩子。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們需要被尊重和理解。
無論孩子是分享幼兒園的趣事還是傾訴遇到的煩惱,我們都要認真傾聽。
不煩躁,試著停下來,聽聽他們到底想表達什么,提醒自己:“我要用傾聽代替指責。”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最后的話
溫柔以待,方得始終,當我們溫柔的對待這個世界,世界也會溫柔的對待你。
這7句話,簡單而有力,當你閑暇或情緒波動時讀一讀,會讓你的情緒有所舒緩。
慢慢地改變,你可以從今天開始嘗試,不吼叫,情緒穩定的解決問題,相信你的改變,會讓家庭氛圍更加歡樂融洽。
最后,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好,我們的家庭和人生會越來越幸福。
作者介紹:我是小月娟,90后二胎寶媽,終身學習者。專注女性成長及育兒干貨。
關注我,育兒路上,我們一路同行一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