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神經內科,是最容易收到疑難雜病和奇葩病人的科室。于我而言,科室所遇之人、之事往往不僅如此,這里也是最容易看清疾病本源的地方。《小竹醫記》,聚焦神經內科眾多病例,從病例透析事件,追溯病因,探索病例背后的故事。
腦卒中是出了名的“四高”疾病: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經濟負擔。
若一個家庭有一個腦卒中偏癱病人,其家庭的經濟負擔、社會負擔、情感負擔都很重。
你知道嗎?在全球每45秒就有一個腦卒中事件發生,而每隔3分鐘就有一個人死于腦卒中,腦血管病已經成為中國居民的第一死亡性疾病。
近些年,隨著醫療水平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國家對腦卒中一級預防大力的推廣,藥物逐漸降價,也促進病人對二級預防的重視,腦卒中的患病率、發病率和死亡率逐漸下降。
但環境同時逐漸惡化、飲食結構不合理、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改變、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腦卒中的發病也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青年卒中,指18-50歲之間的青年人發生的腦卒中,包括腦梗死、腦出血。
WTO也曾經統計過,全世界青年卒中占整體卒中人群的10%-20%左右,每年全球大概有200萬。最新數據表明,中國整體卒中的首次發病年齡較歐美平均低10歲,說明中國應該更加重視青年卒中的發生。
青年并不是腦卒中的好發年齡,部分青年卒中的發生都有明確誘因,比如外傷、藥物副作用、特殊動作等等。大部分卒中發病后,也和心臟相關,比如卵圓孔未閉和動脈夾層。
對比老年人,青年卒中病因比較復雜,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中其它原因和不明原因比例高。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病例是一個青年卒中,TOAST分型是小血管型。
岑師傅,41歲,是一個網約車司機,平素除了睡覺,他都在出租車上度過,早上起床后,匆匆地吃了點早飯,汽車發動機打火后就一直坐在車里,餓了就去路邊奶茶點買一杯奶茶,再去快餐店加一個漢堡包,口渴了停車從后備箱拿一瓶含糖飲料。
這種生活,他持續了4年,而他身體也出現了變化。
首先是發胖,體重從最初的70kg攀升到90kg,近一年精力逐漸變差,偶爾出現頭痛。
今年春節后,還在路上行駛的岑師傅首先感到左手無力,不一會又出現左腳無力,這種無力的感覺進行性加重,一個小時后竟然不能完全行走,陳師傅嚇壞了,還好發病的是左側肢體,并不影響駕駛,他把車子送到家里,家人趕緊把他送到醫院。
醫院急診,陳師傅被診斷為腦梗死,還好發現的較為及時,在四五個小時內送到了醫院急診,積極進行了靜脈溶栓。
什么是急性腦梗死的靜脈溶栓?我們來看下岑師傅用了什么辦法?效果如何?
諸多循證醫學證據表明,急性腦梗死發病后4.5小時內,在有條件溶栓的急診,進行積極的靜脈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是該病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
溶栓的獲益到底有多大?我們來看下面的圖。
13%的病人癥狀會恢復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32%的病人癥狀會有所改善。
3%的病人會出現加重或腦出血等并發癥。
在醫院急診,若有條件行溶栓治療,醫生一般建議病人做這種積極的治療,血管再通獲益很大,出血及其他副作用概率很小。
我們的病人岑師傅就用了這種治療,而且很幸運,他是那13%病人好轉病人當中的一個,他的癥狀很快得到了恢復,左側手腳逐漸變得有力量。
溶栓雖然挽救了岑師傅大部分肢體癥狀,但這疾病并沒有結束。
岑師傅僅僅只有41歲,卻早早的出現了腦中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在住院期間,我們監測岑師傅的血壓有明顯增高。
高血壓是腦卒中獨立、而且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無論是收縮壓或舒張壓的升高,對于腦卒中的危險性都是呈直線上升的關系。
有以下幾個數據,可以提示血壓和腦卒中的關系:
1、48%的腦卒中和高血壓有明確相關。
2、收縮壓每升高10mmHg,腦卒中相對發病風險增加49%。
3、舒張壓每升高5mmHg,腦卒中相對發病風險增加46%。
4、收縮壓每升高20mmHg或舒張壓每升高10mmHg,腦卒中的死亡率翻倍。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如下:
岑師傅,入院后查顱腦DSA,大血管未見狹窄,頭顱MRI考慮為穿支血管病變。
卒中病因TOAST分型為:小動脈型。
在經過積極的治療2周后,最終恢復正常后出院。
岑師傅患高血壓病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長期勞累、久坐、肥胖、飲食不規律、營養不均衡……
而高血壓又引發了一次血管事件——腦梗死的發生。
不幸中的萬幸是,這次治療總體滿意,在此也給岑師傅和諸位生活方式不是很好的同志們提個醒,腦卒中的一級預防需要從年輕的時候做起。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視頻/資訊/文章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有不適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下留言。
作者介紹
武玉軍 主治醫師
解放軍第905醫院 神經內科
章悅 主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
簡介:章悅,男,1981.07出生,1999年考入復旦大學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七年制,2006年神經病學專業碩士畢業進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工作,2011年晉升為主治醫師,2014年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神經病學博士畢業。
專業方向:癲癇,神經遺傳病及神經內科各類疑難雜癥。目前為華山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