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奉系中有這樣一位重要將領,憑借出色的軍事才能和現代軍事理念,在訓練與作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成為奉系新興力量的代表人物和張學良的重要助手。
但在直奉戰爭后,他卻突然發動兵變反奉,最終失敗被殺。這個人就是郭松齡。
理想主義者的成長歷程
郭松齡出生在奉天府東郊,光緒年間在奉天陸軍小學堂、奉天陸軍速成學堂學習。畢業后在盛京將軍衙門衛隊任職,受到陸軍統領朱慶瀾的賞識。
后跟隨朱慶瀾調往四川成都,經人介紹加入了新軍同盟會。此時姜登選正在成都訓練新軍,可見郭松齡比姜登選更早追隨朱慶瀾。
四川鐵路開工典禮
在四川發生保路運動、士兵嘩變等事件后,外省籍軍官受到嚴重排斥。郭松齡和朱慶瀾、姜登選等先后離開四川。
郭松齡回到奉天因參加反清革命活動,被張作霖手下的巡防營逮捕,救獲釋后赴京考入將校研究所、陸軍大學堂。
孫中山在成立護法軍政府后,郭松齡趕到廣州投奔,先后擔任參謀、營長、講武堂教官等職務。郭松齡早期參加了很多革命活動,不同于追求高官厚祿的同僚,他更像是一個悲情的理想主義者。
在奉系集團中脫穎而出
護法運動失敗后,郭松齡再次返回奉天,在東三省陸軍講武堂擔任教官。此時張學良入講武堂炮兵科學習,郭松齡的學識和思想使其深受影響,二人結成了亦師亦友的深厚關系。
在張學良的大力推薦下,郭松齡擔任衛隊旅參謀長兼第二團團長,后升任第八旅旅長。張學良領導的第三旅與第八旅組成聯合司令部,張學良放手讓郭松齡整訓和管理部隊,號稱“三、八旅”,可見張學良對郭松齡的極度信任。
第一次直奉戰爭時,在奉國全線潰敗情況下,郭松齡指揮“三、八旅”完整撤退,在山海關從抵住直軍進攻。東三省陸軍整理處成立后,郭松齡將“三、八旅”的治軍經驗進一步推廣完善。
第二次直奉戰爭形勢圖
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學良為第三軍軍長,郭松齡為副軍長,在山海關與直軍主力正面對抗,激戰石門寨,出擊秦皇島。經此一役,張學良和郭松齡在奉軍中名聲大振。而就是在這次戰爭中,郭松齡與楊宇霆、姜登選、韓麟春等人的矛盾也越發激化。
奉系內部的權力斗爭
張學良對郭松齡十分尊重和依賴郭松齡,張作霖則更為器重和信任楊宇霆。
郭松齡心懷民主革命思想,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但其為人氣量狹窄,有些倔強固執。楊宇霆喜好拉幫結伙,性格高傲狂妄,經常以張學良的長輩自居,至于不對脾氣的郭松齡就更不放在眼里。
郭松齡和楊宇霆
一個是少帥心腹,一個是老帥智囊,二人可謂針尖對麥芒。
奉系掌握北京政權后,楊宇霆向張作霖提出建議,奉軍應當趁勢向中原和南方擴張。郭松齡主張保境安民、休養生息,反對繼續進行內戰,提出“精兵強卒,保衛東北,不事內斗,抵御外侮”。
張作霖此時風頭正盛、野心勃勃,當然更中意楊宇霆的南進主張,因此讓楊宇霆接管江蘇、姜登選接管安徽,郭松齡則繼續張學良身邊當助手。
從心生不滿到舉旗造反
自己的政治主張沒有被采納,戰勞赫赫卻也沒得到封賞,郭松齡認為張作霖賞罰不公,難免心生怨懟。次年,郭松齡到日本觀看秋季操演,從日方官員處得知張作霖正在采購武器,準備攻打南方的國民軍。
這個消息激起了郭松齡心底的憤怒,秘密與國民軍首領馮玉祥取得聯系,并鼓動奉軍的直隸軍務督辦李景林一起反奉。郭松齡、馮玉祥、李景林三人暗中結成反奉聯盟。
此時張學良擔任京榆駐軍副司令,郭松齡為副司令,所屬部隊皆為奉軍精銳。張學良經常對部下說:“我就是茂宸(郭松齡的字),茂宸就是我。”所有事務都交給郭松齡管理,因此許多軍官都成了郭松齡的親信。
這里順便說一下郭松齡的夫人郭淑秀,早年在奉天女子師范學堂學習,曾參與同盟會活動,后入燕京大學學習,與馮玉祥的夫人李德全結為密友。郭松齡反奉期間,郭淑秀擔任司令部機要秘書。
準備就緒后,郭松齡通電全國宣布討伐張作霖,要求奉系首領張作霖下野,懲辦主張內戰的楊宇霆,由張學良接管東三省。
昔日好友的戰場對決
郭松齡在奉軍中早就貼上“太子黨”的標簽,突然發起反攻令張作霖十分意外、措手不及,弄清情況后立即讓張學良前去阻止郭松齡的軍事行動。
但郭松齡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通過日本顧問向張學良提出停戰條件,包括直隸歸馮玉祥,熱河歸李景林,郭松齡回奉天執政,統掌東北。
也許這才是郭松齡的真實目的,所謂扶張學良上位不過是一種托詞。張學良也不再對郭松齡抱有幻想,用飛機在叛軍陣地上空撒傳單,指責郭松齡負恩忘義,盜用自己的名義作亂。
郭松齡進軍示意圖
郭松齡殺了上門送死的姜登選后,迅速率軍回師東北,相繼攻占山海關、錦州、新民等地,兵鋒直逼奉天省城。城內人心惶惶、一片混亂,張作霖已經做好下野準備,打算帶著財產逃往大連。
多方勢力的此消彼漲
在這關鍵時刻,臨時拼湊的反奉聯盟卻出了問題。馮玉祥打算從李景林地盤借道,北上出關進攻奉軍。李景林擔心馮玉祥要借機吞并自己,便與張宗昌將直隸、山東的軍隊合并組成直魯聯軍,進攻馮玉祥的國民軍。
李景林和馮玉祥打起來,反奉聯盟就此土崩瓦解,郭松齡只好硬著頭皮自己單干。正趕上遼西遭遇一場特大風雪,郭松齡存放在天津的6萬套冬裝,被忙著跟馮玉祥干架的李景林悉數扣押。
此前一直觀望的日本人下場了,在郭松齡、張作霖兩邊進行斡旋,以“帝國在滿蒙的權利”為條件,企圖從中漁利。在拉攏郭松齡失敗后,日本人轉身與張作霖接觸。
張作霖情急之下,口頭答應了日本人的土地商租和雜居權等,但戰事結束后又全部反悔。日本關東軍介入戰爭,阻止反奉軍隊進入營口市區,將南滿鐵路沿線重要城鎮劃為禁區。
巨流河之戰
郭松齡的進攻勢頭受阻,與張學良部隊在巨流河兩岸相峙,攻打興隆店奉軍司令部失敗。吳俊升率領的騎兵援軍殺到,炸毀了郭松齡設在白旗堡的彈藥庫。
功敗垂成將軍殞命
戰事持續大半月,盡管郭松齡"親立陣頭督師",但他率領的隊伍都是張作霖舊部,在“吃著張家飯,不打張家人”口號宣傳下,逐漸軍心動搖。張學良親自給對面的軍官打電話,表示既往不咎。郭松齡的部隊迅速潰散,士兵紛紛歸降。
郭松齡見大勢已去,只好帶著少數親信和衛隊出走,走到新民柳河溝鄉蘇家屯,在一個農家菜窖里被奉軍抓獲。
在押解回奉天途中,楊宇霆認為張學良必然要為郭松齡求情,建議張作霖立即處死郭松齡。張作霖對這個犯上作亂的郭鬼子也非常惱怒,同意了楊宇霆的意見。
郭松齡夫婦死后
1925年12月5日,郭松齡夫婦在遼中翟家窩鋪被槍決,尸體運回奉天,在小河沿體育場曝尸三天。此時距郭松齡下令槍斃姜登選,剛好過去了一個月。
盡管郭松齡反奉之戰最終被撲滅,但奉系卻遭受了非常嚴重的損失。東北軍精銳損失約八萬人左右,郭松齡手下參謀長魏益三等率殘部投奔了馮玉祥。
那年冬天,奉天城里的的雪,下得好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