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購入了一臺新能源汽車后,我一直在嘗試給自家的車拍出各種好看的照片。不過在我開始嘗試汽車攝影這個題材后發現,這個題材真的非常挑戰鏡頭的成像質量!所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展開講講,拿手機就能拍的題材是有哪些難點?
車燈——色散&抗眩光的雙重挑戰
對于老司機來說,最恨的莫過于“遠光狗”了,而在拍攝夜景的汽車題材時,車燈很容易直射鏡頭,造成眩光。并且由于目前國產新能源車型普遍在車燈方面配備了高亮度的LED光源,所以對于鏡頭的挑戰就更嚴苛了。
對于這種情況,要么減小場景與車燈之間的光比(需要布光難度較大),要么關閉車燈只保留行車燈(但這樣拍攝就缺少了一點感覺),要么就換個鍍膜更出色的鏡頭或者換個沒有眩光的角度拍攝。就我目前拍攝下來的感覺,國產新能源汽車的LED光源已經做到了“童叟無欺”,無論是日系旗艦定焦還是國產鏡頭,夜景拍攝時都可以拉爆鍍膜,所以只能通過找角度來規避,或者換個比較亮的場景。
焦距:85mm 光圈:F1.8 感光度:ISO400 快門速度:1/10s
同時車燈的對比度也比較大,很容易在燈光邊緣出現紫邊,一樣非常考驗鏡頭的色散控制能力。我感覺需要鏡頭達到真正的“APO”水平才能夠真正完美的解決車燈處紫邊問題,所以以后的色散控制樣片我會考慮拿拍車的樣片來展示。
美科85Pro全開光圈效果
大光圈鏡頭的虛化過渡區域的集中展示
雖然大部分汽車攝影都是全景深的,但我還是想讓我自己的作品有一點“空氣感”,所以盡可能的全開光圈拍攝。又因為汽車這個主體實在是過于的大,即使規格再強的大光圈定焦也沒有太多虛化量。于是我發現拍攝汽車很容易看出大光圈鏡頭的虛化過渡區域情況,而這正是虛化“玄學”的重中之重。
典型的慧差疊加了二線性焦外
所以汽車攝影對于鏡頭的第二個大挑戰就是很容易暴露出鏡頭的虛化“玄學”表現,如果虛化不好看的話,不如直接縮小光圈,不要虛化。但如果說不要虛化,那手機拍車也未嘗不可,大家說對不對吧?
相對比較工整的焦外過渡光斑
不拍夜景,煩惱不再
以上這些對于鏡頭成像效果的挑戰,大部分都是在夜景拍攝中集中體現的,所以不拍夜景不就立即解決問題了么?我認為是也不是,固然白天對鏡頭的挑戰更小,但雨天夜景車少人少更方便自己創作。
焦距:85mm 光圈:F1.8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1000s
我就簡單放一些最近拍攝的白天陽光下,和夜間雨景拍攝的作品做個對比,大家看看效果。我想說:逃避固然可恥但有用,就是需要好好洗車......
焦距:85mm 光圈:F1.8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160s
焦距:85mm 光圈:F1.8 感光度:ISO400 快門速度:1/50s
焦距:135mm 光圈:F1.8 感光度:ISO400 快門速度:1/100s
我作為一個風光攝影師,以上也就是我在接觸了汽車攝影題材后的一點點初步的感覺。也請各位資深車攝愛好者不吝賜教,同時歡迎共同創作一些有意思的汽車攝影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