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深度變革的浪潮中,中國一汽與大眾汽車集團近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基于三十余年合作積淀,宣布自2026年起將推出11款為中國市場定制的新車型,涵蓋6款純電動車型、2款插電式混動車型、2款增程式車型及1款燃油車型。
其中,一汽-大眾將推動捷達(參數丨圖片)品牌的電動化進程,首款純電動車型將于2026年上市。首款捷達品牌純電車型將搭載一汽-大眾SOA電子電氣架構。此外,在混動動力總成的合作開發過程中,一汽-大眾也將發揮主導作用。
根據協議,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將引入全新CMP電動平臺及CEA電子電氣架構,加速智能化轉型。在混動技術領域,一汽-大眾將主導動力總成開發,深度參與本土化研發,強化產品競爭力。雙方還將在緊湊級和中型車市場布局多款新能源車型,通過MEB平臺升級實現智能化體驗優化。
此次合作凸顯中德技術融合的創新模式。中國一汽戰略與合作部與大眾集團中國技術團隊協同開發,依托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的研發體系,實現產品定義、技術方案的本土化快速響應。中國一汽總經理陳彬強調,合作將推動"全球智慧與本土技術深度融合",而大眾中國CEO貝瑞德表示,新戰略將完善2030年前產品矩陣,鞏固市場領先地位。
面向未來,一汽-大眾計劃至2030年推出超20款新車型,構建"油電混共進"的產品生態。通過覆蓋入門級到中高端市場的多元化布局,以及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創新應用,企業致力于滿足中國消費者對綠色出行和數字體驗的升級需求。此次戰略升級不僅是中德汽車產業合作的里程碑,更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提供了跨國協同發展的實踐范本。
編輯說:
一汽-大眾此次戰略升級,折射出跨國車企轉型的深層邏輯:技術主權與市場主導權的雙重博弈中,唯有真正實現"本土智慧+全球標準"的有機融合,才能贏得未來。大眾集團將核心電動平臺向中國開放研發權限,一汽深度參與電子架構開發,這種"逆向技術輸出"打破了傳統合資模式的天花板。更值得關注的是,雙方在混動技術路線的布局,既保留了德系動力系統優勢,又嫁接了中國電動化創新生態,這種"油電共生"策略或將成為跨國車企轉型的破局范式,為全球汽車產業變革提供更具現實意義的發展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