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世界各國GDP的排名,都是按照一定的匯率折算成美元之后來確定的。事實上,我們知道這種經濟總量的測算方式的核心是匯率,而匯率是不斷變動的,存在著高估、低估、波動等情況。
所以說,匯率法計算的全球國家GDP排名,并不能準確地反映出不同國家之間,真實的經濟水平差距。在經濟學上,往往更愿意用購買力平價法(PPP),來確定不同國家的貨幣匯率水平,從而確定一個國家真實的經濟水平。
所謂購買力平價(PPP),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一斤蘋果在中國賣4元人民幣,在美國賣2美元,那么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應該就是2:1,而不是當前匯率市場的7:1左右。這種PPP匯率反映了,一國貨幣最真實的購買力水平。
那么按照購買力平價來衡量全球的GDP水平,真實的排名應該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可以看一下,來自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
世界銀行將各國經濟總量,按照購買力的不同換算為國際美元,給出了全球2024年度TOP10位的國家排名,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中國GDP領先美國11萬億
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2024年中國的購買力平價GDP總量為35.24萬億國際美元,而美國的同期數據為24.16萬億國際美元,中國領先美國超過11萬億元,是美國的近1.5倍。
而按照普通的匯率計算,2024年中國的GDP為18.94萬億美元,美國為29.2萬億美元,中國落后美國10.26萬億美元。可見,按照PPP法計算中國的經濟總量,是存在比較大的低估的。
印度GDP是日本的3倍
在世界銀行的這份榜單中,印度排名世界第3位,購買力平價的GDP總量為17.97萬億國際美元。相比之下,排名全球第4位的日本,同期的PPP版GDP總量為5.87萬億國際美元,僅為印度的三分之一左右。
日本作為一個地貧國狹的島國,不像中國、美國、印度這樣的大國幅員遼闊、物產豐饒,連購買西瓜都不敢整個的買。所以日本購買力平價經濟總量不及印度,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世界GDP5-15位的國家
按照世界銀行購買力平價版的全球GDP排名5-10位的國家,分別是:俄羅斯(5.88萬億)、印度尼西亞(5.35萬億)、德國(5.04萬億)、巴西(4.54萬億)、土耳其(3.92萬億)和墨西哥(3.74萬億)。
而排名全球11-15位的國家,分別是法國、英國、意大利、韓國和沙特阿拉伯。其中,按照匯率排名全球前10名之內的法國、英國等,都沒有進入全球前10位。
除此之外,世界銀行還給出了2024-2030年,全球主要國家購買力平價GDP的增長潛力。其中,印度到2030年,將比2024年增長50.1%,排名第一位。而中國同期的預期增長率為49.7%,僅次于印度排名第二位。
而土耳其(40.8%)和印尼(35.1%)未來的增長率,也是遠遠領先于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預期增長潛力。
不過,從經濟數據的質量來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等,傳統發達國家要更優于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
另附:世界購買力平價GDP前15強國家排名榜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