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紅安縣檢察院邀請縣婦聯及部分人大代表對當地母嬰設施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圖片來源:紅安縣檢察院)
3月3日,湖北省紅安縣檢察院邀請縣婦聯及部分人大代表對當地母嬰設施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在當地某醫院母嬰室看到:嬰兒護理臺、溫奶器、消毒器等設施有序擺放,哺乳區裝有隱私簾隔斷。“這樣的標準化配置真正解決了哺乳媽媽的‘困窘’。”紅安縣人大代表沈曉燕為這個十余平方米的“母愛空間”點贊。
母嬰設施從缺失到規范配置的轉變,源于紅安縣檢察院辦理的一起婦女權益保護公益訴訟案。
“公共場所母嬰室要么找不到,要么像儲物間……”2024年9月,“益心為公”平臺上的一條志愿者留言引起紅安縣檢察院檢察官的關注。經了解,該志愿者是一位新手媽媽,由于公共場所母嬰室匱乏,出門在外哺乳極不方便。
承辦檢察官隨即走訪當地醫院、商場、車站等規模較大且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發現,部分場所未設母嬰室;已建成的母嬰室,半數存在衛生管理缺位、私密性不達標問題。
承辦檢察官介紹,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在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時,應當考慮婦女的特殊需求,在達到一定規模的商業經營場所、醫療保健機構、車站等地點,配備公共廁所和母嬰室等公共設施。
鑒于母嬰室建設管理涉及多個部門,該院隨后組織負有監管職責的相關部門召開磋商會,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益心為公”志愿者、縣婦聯等參加。同時,向各相關行政監管部門發出磋商意見書,建議依法規范母嬰室設施建設,加強日常監管,切實保障婦女權益。
會后,各相關部門依照相關規定,明確“誰建設、誰管理”的主體責任,就相關公共場所母嬰室標準化、規范化配置達成共識,整改工作有序推進。截至今年2月,上述公共場所6家母嬰室已全部整改完畢。
- END -
來源 | 鄂檢在線
編輯 | 劉巖
審核 | 田驍
投稿 | tx3053911(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