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面對“上任后24小時內調停俄烏沖突”這個顯然已經不能完成的任務,特朗普終于改口了,隔空喊話普京為烏克蘭求情。
3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討論”,并以罕見的悲憫語調呼吁:“數千名烏克蘭士兵在庫爾斯克被完全包圍,懇請普京總統饒他們一命。”
在這條動態中,特朗普表示和普京進行了有效會談,但成千上萬的烏克蘭軍隊被俄羅斯完全包圍,希望普京能拯救他們的生命。
這番表態距他上任時“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的豪言僅過去兩個月,卻已從戰爭調停者淪為“戰場求情者”,折射出俄烏局勢的殘酷現實與美國外交的進退失據。
他的這番言論,一方面說明特朗普可能在俄美和美烏交涉中,拿到了更多切實的好處,開始為烏克蘭發聲了。
回溯2024年競選期間,特朗普“24小時結束戰爭”的口號曾讓基輔抱有幻想。他甚至在勝選后宣稱:“普京會聽我的,因為我懂他要什么。”
2025年2月特朗普首次與俄烏領導人通話時,特朗普直言“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切實際”,對普京則強調“消除沖突根源”。
3月6日,白宮特使凱洛格的辯解更暴露真相:“總統沒說哪一年的24小時。”直到3月14日,特朗普本人承認:“當時的說法帶點諷刺。”
不過,這也與他昨最近的強硬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3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稱,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拒絕烏克蘭已經同意的為期30天的停火協議,他將搞垮俄羅斯經濟。
另外一方面,這也側面印證了烏克蘭軍隊情況非常糟糕,確實被俄羅斯在庫爾斯克包了餃子。3月13日,俄國防部宣布收復庫爾斯克重鎮蘇賈,切斷烏軍后勤樞紐。
3月14日,烏總參謀部地圖顯示烏軍正“向邊境靠攏”,卻被特朗普戳穿“跑不掉”的真相。
而之前美媒報道的烏克蘭軍隊或將撤出庫爾斯克,現在看來這種主動性也完全喪失了,不僅打不贏,還跑不掉。
不過,在戰場上得不到的,在談判桌上同樣得不到。特朗普的這番喊話,對烏克蘭的局勢看來多半是于事無補。
根據美俄特使威特科夫13日莫斯科密談細節,俄方同意“寬待投降烏軍”的前提,是基輔承認庫爾斯克現狀并停止襲擊俄本土。
3月14日,澤連斯基在沙特隔空喊話:“停火不能以烏克蘭的滅亡為代價。”
而特朗普政府急于促成停火,一則因國內民主黨抨擊其“親俄”,二則因美烏礦產協議談判陷入僵局,烏克蘭拒絕以鋰礦開采權換援助,澤連斯基本月赴沙特談判時甚至拒絕與美國務卿盧比奧會面。
普京表面上接受特朗普“寬待”呼吁,一面強調“烏軍需放下武器”,并揭露烏軍在庫爾斯克的“恐怖主義行為”。
克里姆林宮的潛臺詞清晰:停火可以,但烏克蘭必須付出領土和主權代價。
而特朗普顯然默許了這一點,他在14日的推文中,只字不提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反而將烏軍稱為“被包圍的士兵”,弱化其“保家衛國”的形象。
特朗普的“求情”看似溫情,實則暴露美國外交的致命邏輯:試圖以烏克蘭的血肉為籌碼,換取美俄關系緩和。但歷史經驗表明,戰場上的劣勢必然傳導至談判桌。
當特朗普與普京隔空“唱雙簧”時,澤連斯基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而澤連斯基將迎來怎樣的結局,相信也很快就會見分曉了。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政府一邊施壓烏克蘭,一邊試圖拉中國“入局”。3月13日,他在采訪中稱“世界在等中國的聲音”,卻忽略中方一貫立場:勸和促談需尊重各國主權。
這種甩鍋式外交,反而讓美國的虛偽暴露無遺,既想扮演“和平締造者”,又不愿承擔調停成本,還要兩頭吃拿好處,最終只會加速烏克蘭的潰敗。
素材來源于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