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偉/文 3月13日,臺灣領導人賴清德召開所謂“國安高層會議”,在會后講話中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并出臺因應大陸五大威脅的“17項策略”。
當天,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發表談話,指出賴清德此舉展現的“臺獨”立場之頑固、挑釁對抗之猖狂,再度證明其人是不折不扣的“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制造者”。
陳斌華強調,大陸方面解決臺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的意志堅如磐石,能力堅不可摧。如果“臺獨”分裂勢力膽敢突破紅線,大陸將不得不采取斷然措施。
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 資料圖
針對賴清德當局出臺的所謂“17項策略”,筆者簡要分析如下:
第一,可以將賴清德當局的所謂“17項策略”定義、簡稱為“拒統17條”。
這里的“拒統”,既有“抗拒統一”的含義,也有“抗拒統戰”的含義,其中的重點是“抗拒統戰”。
需要說明的是,在臺灣政界,包括民間數十年間形成的話語環境中,“統戰”一詞是一個筐,所有來自大陸的關于兩岸交流的活動都可以被冠之以“統戰”的帽子進行污名化。此次賴清德當局認定臺灣面臨大陸的五大威脅,其中之一就是“藉兩岸交流對臺灣社會統戰滲透之威脅”。為了應對大陸的統戰,賴清德當局羅列了8條對策。也就是說,總共17條對策,幾乎一半是為了對付大陸的統戰。
第二,表面上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實際上瞄準的是“境內敵對勢力”。
這方面,綠營最大的報紙《自由時報》一句話暴露了玄機。
今天(3月17日)的《自由時報》發表的題為“期待大罷免將親共亂臺者逐出國會”的社論。社論中有一句話,認為“藍白不但陷入為反綠而不惜反臺的瘋狂情境,以致淪為附和‘境外敵對勢力’的‘境內敵對勢力’而不自知”。
這應該是賴清德的真實想法。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島內的藍營(國民黨)和白營(白營)是“境內敵對勢力”。
清除“境內敵對勢力”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擒賊先擒王,把白營的帶頭大哥柯文哲打入大牢。另一種就是大罷免,把礙眼的國民黨籍“立委”們罷免掉。
柯文哲被打入大牢 資料圖
截至目前,島內藍、綠互相罷免的行動,綠營初戰告捷。根據臺灣選務部門3月13日發布的信息,綠營側翼發動的罷免中,有34名國民黨籍“立委”、1名無黨籍“立委”罷免倡議成立,進入第二階段連署,而藍營方面發動罷免的17名民進黨籍“立委”,罷免倡議全部沒有通過,需要補充材料。
在“拒統17條”出臺之后,民進黨隨即宣布在臺灣各地舉辦8場名為“人民是頭家”的政策宣講會,其中頭兩場已于3月15日、16日分別在臺中、桃園舉行。民進黨高層傾巢出動,嚴詞批判國民黨和民眾黨在“立法院”的種種作為并扣上各種大帽子。
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卓榮泰在宣講會上譏諷藍、白“立委”們“在野,也不能如此撒野”,更不能爬到人民頭上撒野。
第三,恢復軍法制度引爭議。
這是島內各界爭論、議論最激烈的部分。2013年馬英九執政時期,一名軍人因為違紀被關禁閉并做懲罰性訓練導致死亡。在野的民進黨發動20萬人上街游行。馬英九當局被迫于次年大幅度修改軍事審判制度,等同于將這項制度廢除掉了。
馬英九曾被迫大幅度修改軍事審判制度 資料圖
12年過去了,當年強力推動廢除軍法制度的民進黨,在“拒統17條”中宣布恢復這項制度。
島內不少法律界人士從法治的角度分析,認為賴清德當局這是在開歷史倒車。
大陸這邊,一些學者和媒體從業者則認為賴清德意在“封口”。
筆者認同這樣的說法。
關于恢復軍法制度,賴清德當局列了3條做法,其中第三條要求“有效遏制現役及退役軍人各種嚴重打擊國軍士氣的爭議言行”。
這明顯就是針對一部分上電視節目的退役軍人去的。臺灣的退役軍人,有的還是有骨氣、有擔當的,他們了解臺軍的底細,說了實話。這樣的實話,惹怒了賴清德。
第四,“拒統17條”后續影響如何。
筆者在之前的評論中指出過,賴清德這個人好勇斗狠、睚眥必報,但是缺乏謀略。他將柯文哲關進大牢,且不許保釋,就是典型的例證。
“拒統17條”再一次體現了賴清德的好勇斗狠。
問題是,凡事過猶不及,欺人太甚,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拒統17條”出臺之后,賴清德當局勢必會抓住幾個典型案例、采取一系列措施用以震懾對手,也必將在臺灣島內造成寒蟬效應,但是,一方面,藍營和白營雖然戰斗力不及綠營,但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另一方面,賴清德當局如果用力過猛,被臺灣民意反噬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至于兩岸關系方面,“拒統17條”會對兩岸正常的經濟文化交流造成嚴重傷害,但是,賴清德當局絕對不敢觸碰紅線。
陳斌華有言在先,敢破紅線,大陸就采取斷然措施。
王義偉經濟觀察報部門主任
經濟觀察報海外部主任,臺海問題專家,長期關注民營經濟、國際經貿和反傾銷,對宏觀經濟也有深入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