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節點,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中國一汽日前達成全新的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制定覆蓋全動力類型的產品路線圖,加速推進"在中國,為中國"戰略落地。
根據協議,一汽-大眾大眾汽車品牌自2026年起推出11款車型,其中包括9款新能源汽車,以確保其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需要著重指出的是,雙方同時確定,捷達(參數丨圖片)品牌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將于2026年上市,以強化該品牌在入門級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力。
“大眾汽車集團正進一步拓展一汽-大眾的產品陣容,”大眾汽車集團負責中國區業務的管理董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Ralf Brandst?tter)強調:全新車型規劃在覆蓋所有動力類型的同時,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及增程式車型。
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兼一汽-大眾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陳彬表示:“此次簽約也是一汽-大眾踐行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今天,全球汽車產業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中德雙方股東將繼續秉持全球視野,依托三十余年的合作積淀,戰略協同、共創共進,加速構建新質生產力生態,將全球智慧與本土技術深度融合,推動一汽-大眾未來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以更具競爭力、更貼合本土市場、更優智慧出行體驗的全新商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出行需求。”
依托超過4000萬用戶的龐大基盤,大眾汽車計劃在2030年前構建覆蓋緊湊級到中高級的全場景電動產品矩陣。
首先,在產品定義層面。
針對占據純電市場半壁江山的緊湊級領域,一汽-大眾將基于本土開發的CMP平臺推出雙純電+雙插混產品組合,搭載全新CEA電子電氣架構,為客戶帶來先進的數字化服務與高級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在中級車市場,一汽-大眾同樣采取"純電+增程"的雙線布局,兼顧續航需求與電動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捷達品牌首款純電車型將切入入門級市場,以"智能平價"策略開辟增量空間。
其次,技術層面
依托“在中國,為中國”戰略 ,大眾汽車集團持續加快在華轉型步伐,不斷夯實在電動化、數字化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本土研發實力。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以及集團旗下汽車軟件公司 CARIAD 中國,將與一汽-大眾緊密協作,在新車型的開發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其中,由VCTC開發的CMP平臺,能夠將新車的開發周期將比傳統流程縮短 30%,并實現40%的成本優化。
此外,由VCTC和CARIAD 中國攜手中國本土合作伙伴聯合開發的CEA電子電氣架構,能夠實現數字服務的快速拓展、無縫集成高級自動駕駛輔助等先進功能,并支持OTA升級。而且得益于CEA的簡練布局,汽車電子電氣系統將得到顯著優化:車內控制單元的數量將大幅減少30%,這在提升車輛運算性能和安全性的同時,能夠將帶來成本優化,助力產品性價比進一步提升,增強市場競爭力。
據悉,大眾汽車集團將堅決落實“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并制定了“2030目標”,即繼續成為中國市場排名第一的外資車企,同時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發揮引領作用。
為保證“2030目標”的實現,大眾汽車集團擬在2025至2027年間推出約40款全新車型,其中超過半數為電動化產品。根據介紹,今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全面邁向戰略成果的交付階段,到2026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全面釋放戰略轉型的潛能,步入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可持續增長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