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薦 | 高雷
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2025/03/17
高雷,1987生于山東
自由藝術家
四川省油畫學會會員
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員
2013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壁畫藝術系
高雷作品 《摩利支天菩薩》 壁畫重彩 142×72㎝
高雷作品 《大圣歡喜天》 宣紙重彩 30×120㎝
廣州藝博會簽約藝術家高雷,這位中國美術學院壁畫系走出的80后畫家,以十余年深耕佛教造像的實踐,在經典與當代的裂隙間架起橋梁,讓千年佛畫在工筆與重彩中重煥生機。
高雷作品 《摩利支天菩薩》230×188㎝
用料:丙烯、礦物色、黃金
載體:板包棉麻布
高雷作品 《敦煌風帽地藏菩薩》230×188㎝
用料:丙烯、礦物色、黃金
載體:板包棉麻布
高雷的佛畫啟蒙始于祖母的信仰儀式。幼年臨摹年畫神像的經歷,為他埋下對宗教美學的天然親近。2011年敦煌之行成為關鍵轉折——大二暑期實踐中,他在莫高窟斑駁的壁畫前駐足了半個多月。飛天衣袂間的千年朱砂、菩薩低眉中的慈悲法相,與童年記憶中的儀式感共振,令他毅然投身唐宋佛教造像研究?!澳切┒纯呒仁撬囆g圣殿,也是未完成的課題?!彼窬芏鼗凸ぷ餮s,選擇返回學院深耕傳統,這一抉擇奠定了其“如法創作”的學術根基。
高雷作品 《紅色大鵬金翅鳥》 油彩 210×158㎝
高雷作品 《關公》 四尺
高雷的創作恪守佛教造像的古老法度,每尊佛像須嚴格遵循《造像量度經》,從肉髻高度到蓮臺紋樣皆有典可依。這種“戴著鐐銬起舞”的創作,被他比作“佛法顯化的視覺禪修”。作畫時常伴梵唄清音,筆尖游走于礦物顏料與宣紙的呼吸之間,將《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哲思化為線條韻律。其代表作之一《準提菩薩》,線條流暢一氣呵成,有著唐代壁畫的華嚴氣象,寶珠瓔珞法器等以丙烯色澤細膩描繪敷染,繁簡得當,還原出千年之美,恰似古老智慧在現代語境中的重新顯影。
高雷作品 《準提菩薩》 丙烯布面精工 210×160㎝
高雷作品 《準提菩薩》紙本線描
面對傳統佛畫的現代接受難題,高雷提出“古法為骨,新意為魂”的解決方案。他在創作中大膽使用鈦青藍與赭石對沖,讓東方神秘主義與西方色彩構成對話;又嘗試將竹簽、香灰等信仰載體嵌入畫面,使作品成為可觸摸的修行場域?!坝^眾無需通曉佛理,但站在畫前自會肅然?!边@種視覺轉化策略成效顯著——其作品在展覽中常引發年輕觀眾長久駐足,印證了血脈中的文化基因終將在美學的叩擊下蘇醒。
高雷作品 《毗沙門天王》 紙本重彩精工 60×44.5㎝
高雷作品 《文殊童子》33×46㎝
用料:丙烯、礦物色、黃金
載體:棉布板
高雷的未來計劃彰顯文化自覺:除持續創作外,更規劃佛畫體驗工坊與公益講座。他提出“藝術弘法不應囿于廟堂”,主張通過數字技術重構佛畫體驗,讓觀眾在虛擬與現實的交織中完成當代禮佛儀式。這種將科技與傳統結合的愿景,恰與其“藝術應是時代的桃花源”理念深度契合。正如他在采訪中所言:“廟堂佛教藝術要有來源和依據,但也要輔助以當代材料與理念,創作新穎而不失法度的造像?!?/p>
高雷作品 《面然大士》 宣紙重彩 29×42㎝
廣州藝博會此次與高雷達成合作,正是基于對其藝術體系的雙重價值判定:既完整承襲了敦煌壁畫的語言密碼,又以當代思維重構宗教藝術的精神場域。當展廳燈光照亮那些金碧相輝的佛畫,觀眾將見證的不僅是唐宋美學的當代轉生,更是一個藝術家以筆為舟、橫渡古今文化長河的壯闊航程。
高雷作品 《無量壽佛》 丙烯布面 210×160㎝
高雷作品 《千佛窟》 宣紙重彩 35×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