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及多家機構發布的2025年2月房地產市場數據顯示,一線城市的房產特點多樣,有心者需要關注。
為什么要關注一線城市的房價?
因為它可以作為全國性房地產政策調整的試驗田和風向標。
2024年9月,中央會議明確提出“發揮一線城市樓市風向標作用”,所以政策會優先在一線城市落地實施。
譬如2023年,深圳率先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隨后其他城市次第跟進。這種政策傳導模式幾乎成為模板。進入2025年,相關政策進一步聚焦在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價格走勢具有傳導效應,市場表現會直接影響全國預期。
譬如2024年10月至12月,北京上海等的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長,由此也帶動杭州、成都等二線城市市場的一波回暖。
一線城市的優化結構方案往往會成為盤活全國存量房的示范案,所以常被用來判斷是否為觸底信號。
數據顯示,2025年2月,上海新房同比上漲5.6%,成為唯一增長的一線城市。
2025年,預計一線城市會在“人房地錢”四位一體地持續作用下強化增量空間。
譬如北京將會通過危樓改造實現升級,而杭州正在探索眾籌模式。
政策先行、市場傳導、投資示范、區域聯動和品質升級等,這種多維度聯動效應可能會進一步強化一線城市的風向標作用。
信息顯示,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房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與上月持平。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別上漲0.1%、0.2%和0.4%,廣州則下降0.2%。
二手房方面,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1%轉為下降0.1%,除了深圳環比微漲0.3%,上海、廣州分別下降0.4%和0.3%,北京持平。
結構性方面,中小戶型、高房齡或中低價位房源成交占比提升。
同比方面,一線城市房價同比下降3.0%,降幅收窄0.4個百分點;二手住宅同比下降4.9%,降幅收窄0.7個百分點。上海新房同比漲幅為5.6%,是唯一上漲的一線城市,展現了上海市場的恢復信心。
成交量方面:北京、上海等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長,北京增長87.6%,上海增長127.1%,但是成交價格仍下跌,表明了市場正在通過降價促成交。
從區域分化看,核心區域的價格相對穩定,如北京西城、上海中心城區,而遠郊區域則更加依賴降價,這加劇了其市場分化。
從市場預期看,兩會確定的“穩住樓市”目標或會為市場注入信心。
春節后一線城市呈現出了“新房微漲、二手房分化”的格局,同比降幅雖然收窄,但仍需依賴政策措施來改善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上海和深圳在新房及二手房市場表現的相對好一些,而廣州和北京或面臨更大的價格調整壓力。
總結一下,上海深圳正在推進樓市熱度回升,北京廣州也在架構復蘇跡象,所以一線城市之外,在當下最好是先拿好自己的錢盯住它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