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
ID:hunyinyujiating99
最近,一個吹陶笛的男孩在網絡上走紅,他面容干凈、眼神清澈,專注吹奏的樣子仿佛整個世界只剩下他和音樂。
視頻中,一曲《世界贈予我的》從他的指尖傾瀉而出,純凈空靈,微風拂過,為畫面又增添一絲恬靜。
男孩名叫李岱灃,大家都叫他小岱,今年20歲。小岱高高的個子,長得陽光帥氣,尤其是他笑起來的樣子,治愈力十足。
不少網友都被小岱的笑容吸引住了,“他一笑,仿佛整個世界都融化了。”“最近偶像劇看多了,還以為是哪個男主,原來是小岱呀。”“這身高,這長相,比男明星還帥呢。”
小岱的穿搭也是頻頻“出圈”,在他的每一條視頻下面,都能看到不少人為小岱媽媽的審美點贊,還有很多網友咨詢“襯衫是誰家的”“T恤是在哪買的”。
當聽到小岱開口說話時,網友們發現,他的聲音發飄,吐字不清。原來,小岱是一名孤獨癥患者。
他就像天上的星星,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獨自閃爍。
3歲時,小岱就被確診為孤獨癥,剛開始,小岱的爸爸媽媽無比崩潰,這么可愛的孩子,怎么就得了這個病!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一切只能勇敢面對。夫妻倆調整心態,小岱媽媽辭去工作,全職照顧小岱,爸爸則負責賺錢養家。
因為心智上與正常孩子有差距,小岱在學業上很是吃力。不過,他卻對音樂情有獨鐘。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小岱已經學了10年音樂,會演奏很多曲子。
小岱走紅后,有不少網友提議讓他直播賺錢。面對這“潑天的流量”,小岱媽媽卻堅定地表示:“不會直播帶貨,小岱有屬于他自己的步伐。小岱也不是家庭的負擔,有他的陪伴我們很幸福。”
其實,這不是小岱第一次進入大眾視野了,幾年前,小岱就曾跟著樂團一起演出,還登上過抖音年度直播的舞臺。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星星的孩子”小岱的故事。
三歲確診孤獨癥,開啟艱難求學路
小岱的家在廣東深圳,三歲的時候,父母就覺得他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樣:別的孩子已經會說話了,小岱只能講一兩個字,而且口齒不清。
父母帶著小岱輾轉去了好幾家醫院檢查,可結果都是一樣的:孤獨癥。這個診斷結果讓小岱的父母難以接受,孩子的眼神那么明亮,樣子那么可愛,難道注定終生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父母一心想讓小岱在正常的環境里成長,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他們就把小岱送進了普通小學。為了照顧小岱,媽媽辭去了工作,開始陪讀。
從此,媽媽化身“教室里的影子”,每天上課,她有時和小岱一起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有時就坐在走廊里,透過窗戶看著小岱。
老師課上講的內容,小岱有時跟不上,媽媽就記下來,回家之后再掰開揉碎教給他。小岱學得慢,可媽媽從來不嫌煩,一遍一遍耐心地教。
為了給小岱治病,父母嘗試了很多方法,康復訓練、打針、高壓氧艙……不僅花了不少錢,把一家人也折騰得夠嗆,但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小岱與同齡孩子的差距越來越明顯。
課堂上老師提問,別的孩子都積極舉手,小岱卻總是一臉懵。被點到名時,他也只是站在那兒,要么不吭聲,要么發出含混不清的聲音。
課間休息的時候,同學們都三五成群,有說有笑,小岱卻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待在角落里,對周圍的熱鬧一點兒反應都沒有。
小岱還會被其他同學捉弄和嘲笑。有一次,小岱從洗手間出來,被幾個女生拽到女洗手間。媽媽趕到的時候,發現一群女孩子圍著小岱推搡嬉鬧。媽媽把小岱帶出來,看著他不知所措的樣子,既心疼又難過。
時間久了,小岱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三年級的時候,在一天上學的路上,小岱突然間癲癇發作,渾身不停地抽搐。這可把媽媽嚇壞了,趕緊叫了救護車把他送到醫院。
小岱被送上救護車的那一刻,媽媽突然間想通了,她覺得這種生活不能繼續下去了,強行讓小岱融入正常孩子的世界,不僅不利于康復,還可能適得其反。健康和快樂才是第一位的。
小岱從小就喜歡音樂,每次聽到音樂,他原本四處游離的眼神,就發出光彩,整個人安靜認真地聽著。
小學的后幾年,媽媽不再執著于小岱的學業,而是開始帶著小岱上音樂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小岱喜歡的事物上。
音樂,就是打開小岱精神世界的一扇窗。
是星星的孩子,也是音樂小天才
上初中的時候,父母把小岱送到了元平特殊教育學校。媽媽一半時間帶小岱去特殊學校上學,另一半時間帶他去跟專業的音樂老師學習。
媽媽對小岱沒有什么要求,但每次音樂課堂上,他都表現得特別好,不僅認真聽老師的話,反復練習也從來不反感。
學葫蘆絲的時候,只上了一節課,小岱就學會了吹奏《小星星》,回到家里給爸爸表演,爸爸非常驚喜。之前孩子學什么都很慢,原來是沒走對路。
剛開始學樂器的時候,媽媽和小岱一起上課,但很快,媽媽就跟不上小岱的進度了,只能看著他學。
一年后,小岱竟然學會了課上教的所有曲目。老師也說,小岱的學習速度跟同年齡段的孩子差不多,有時候甚至比正常孩子做得更好,這讓媽媽很欣慰。
13歲的時候,小岱加入了深圳市愛特樂團。愛特樂團的成員全部是孤獨癥青少年,他們希望可以用音樂打破大眾對心智障礙群體的刻板印象。
音樂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小岱原本有些黯淡的世界。加入樂團之后,小岱漸漸陽光開朗了起來。
以前,他總是怯生生地躲在角落,在經過老師們的引導和與隊友們的磨合后,小岱可以大大方方地站在舞臺上,與伙伴們一起演奏。
如今的小岱,已然成了“樂器小能手”,陶笛、葫蘆絲、排簫、鋼琴這些樂器,他都能演奏得有模有樣,還自己琢磨著學會了口風琴。
每次有演出,媽媽都會全程陪著小岱。一旦周圍的人多起來,小岱就會不自覺地緊張和焦慮。這時候,媽媽總會第一時間發現,及時安撫小岱,或者帶他暫時離開,去一個能讓他放松下來的環境。
小岱漸漸長大,也開始在意自己的形象了。外出的時候,媽媽給他準備衣服和褲子,他會自己搭配鞋子。
臉上長了痘痘,小岱還會找媽媽幫忙處理。看著他可愛的樣子,大家都說,原來咱們小岱也有“偶像包袱”了。
在2022年抖音的年度直播中,小岱和媽媽還有其他幾位博主,一起表演節目。舞臺上,小岱專注地吹奏著陶笛。當《小星星》的旋律響起,仿佛整個世界都柔軟起來了。
節目之后的采訪環節,在媽媽不斷地鼓勵下,小岱勇敢地做了自我介紹,還在現場演奏了葫蘆絲。
在回看節目的時候,媽媽才發現,當時小岱在不停地擠眼睛,其實他已經很緊張了,即便如此,小岱還是堅持完成了采訪。
那一刻,媽媽心里既心疼又欣慰,心疼小岱要克服這么多困難,又欣慰他真的長大了,越來越勇敢。
那年的母親節,媽媽在微博上發了這樣一段話:
“曾經以為,自己的往后余生都只能是蓬頭垢面,拉扯著你蹣跚前行,但有你相伴的這些日日夜夜,媽媽收獲了全無保留的信賴和依戀,以及不斷驚喜中的共同成長。小岱,謝謝你選擇了我做你的媽媽。”
放眼未來,開心快樂就好
隨著小岱年齡的增長,媽媽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
之前,小岱需要什么,媽媽就會給他什么;漸漸地,媽媽會讓小岱自己做選擇。彈什么樂器,彈哪首曲子,或者是不是要去海邊看夕陽,媽媽都會讓小岱自己決定。
高中畢業后,小岱離開了愛特樂團,也沒有再繼續學業,而是專注于自己喜歡的音樂。他大部分時間會待在家里練習樂器。
2020年,媽媽在抖音上注冊了賬號,分享小岱的日常生活,也會發一些小岱演奏樂器的視頻。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小岱總是干干凈凈,陽光體面。
小岱脾氣溫和,是個小暖男,會體貼和關心父母,能幫媽媽很多忙,白天爸爸上班,家里一些拎箱子、搬水的體力活兒都是小岱來干。
但小岱也有叛逆的時候,這時候,媽媽就要與小岱斗智斗勇了。
去年小岱生日時直播,媽媽讓他過來跟大家打招呼,小岱不肯來,媽媽有自己的小妙招,她故意講反話,說:“小岱別過來了。”不一會兒,小岱就乖乖地過來了。
這一幕逗笑了不少網友,大家紛紛感嘆“知子莫如母呀”。
媽媽有時也會跟小岱鬧著玩兒,一次,她拿著一塊榴蓮讓小岱聞,小岱趕緊捏著鼻子躲到一邊,一臉嫌棄的表情,媽媽“坑娃”得逞,在一旁很是得意。
目前,賬號已經有80萬粉絲了,小岱知道粉絲們很喜歡他,特別開心。媽媽平時翻看賬號的時候,小岱有時也會湊到媽媽身邊,看網友們的評論。
有時走在街上,小岱還會被粉絲認出來。但媽媽始終保持清醒,她明確表示不會讓小岱去做直播帶貨,也不會強迫小岱把音樂作為謀生的手段。在媽媽眼中,小岱不是家庭的負擔,而是上天賜予的珍貴禮物。
對于未來,媽媽也沒有給小岱太大的壓力,她覺得小岱能活得充實快樂,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好。在精力允許的情況下,媽媽還打算帶著小岱投身公益事業,幫助更多“星星的孩子”。
回顧這些年陪伴小岱成長的歷程,小岱媽媽也成長了很多。小岱剛被確診的前幾年,她給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壓力,每天安排了滿滿的康復訓練。一旦小岱進步緩慢或出現退步,她就會跟著崩潰。
后來她意識到,要降低期望,接納孩子的現狀,理解孩子的需求,努力的同時別逼自己,更不要與其他孩子攀比。
她坦言,對于孤獨癥孩子的家長來說,最首要的功課,是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同。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被確診之后感到內疚或羞恥,很多家庭也容易因此出現變故,夫妻間會互相埋怨、沖突不斷。所以家長只有先調整好自己,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
實際上,像小岱這樣的孤獨癥孩子還有很多。
2024年,我國孤獨癥譜系障礙人群已經超過了1000萬,其中0~14歲的兒童大約有300~500萬人,孤獨癥已經是兒童精神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而且發病率還在上升。
孤獨癥的治療康復過程漫長復雜,對于有著孤獨癥孩子的家庭,不僅要承擔高昂的康復治療費用,還要付出更多的心力。
去年,新京報的一則報道顯示,全國約有52.4%的孤獨癥家庭,會有一人放棄工作專門照看孤獨癥孩子,而當母親作為主要照護人時,平均每天照護時間要高達16.68小時。
圖 @新京報
對孤獨癥孩子的關懷,不僅僅是家庭的責任,社會也需要給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開展科普活動,消除大眾對他們的誤解與偏見。
就像小岱媽媽曾經說的:“特殊孩子的教育之路充滿挑戰,但是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尊重和保護。”
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為這些“星星的孩子”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包容的環境,讓他們有機會展現自己的閃光點,像小岱一樣,找到屬于自己的那道光。
希望每一顆星星都能被溫柔以待。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婚姻與家庭雜志)
公眾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
喜歡就給我個“在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