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澍野
· ··
現在的劣跡網紅主播,都騙到你爸媽頭上來了?
這幾年“銀發經濟”很火,圈內流行的一句話:老年人的錢不好掙,但好騙。
這不,315期間,多個媒體關注了直播間收割“網癮老年”的現象,有網紅主播盯上了你爸媽,不僅要掏空他們的養老錢,還讓他們背上了高額貸款:
有人深陷“假古董”直播間,在主播“撿漏升值”的催眠話術下,背上貸款投資“假古董”;有人看直播打卡領福利,從免費禮物到買高價養生品,被網紅主播一步步繞進陷阱.......
事實上,劣跡網紅不只騙你爸媽,連三四十歲的年輕人也上當了。
一些劣跡網紅大行其道,打著正義的幌子立人設,通過鼓動網友情緒引流,進而帶貨高利潤的劣質產品,瘋狂收割欺騙粉絲,自己卻賺得盆滿缽滿,典型的如網紅顧茜茜、劉雯、鐵頭等。
最近,隨著顧茜茜賬號被永久封禁,劣跡網紅引流帶貨的畸形現象被揭露,網友們也終于明白,這些劣跡網紅表面光鮮,背地里全是套路,而他們躺著數錢的日子也到頭了。
1.
/劣跡網紅立假人設、煽動情緒,
用套路引流后帶貨撈錢 /
這幾年,劣跡網紅主播的花招頻出,許多老年人實在難以招架。這些網紅們為了賣東西,不光跟老人套近乎、噓寒問暖,甚至直接認“爸媽”,把老人哄得一愣一愣的,然后就忽悠他們買東西。
最近,央視曝光了賣“假古董”的直播間,所謂的“古董專家”全是假的,拿些破爛兒翡翠、字畫,忽悠老人是“價值連城”的寶貝,買了就能“一夜暴富”,再找一堆水軍假裝搶購,把老人騙得團團轉。
還有更缺德的,有主播先用“回收”的名義騙取老人的信任,說東西以后能升值幾百萬,到時候高價回收,結果寄給老人的都是些便宜貨。想退貨門兒都沒有,因為是“定制產品,不退不換!”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而在一些養生直播間,主播穿著白大褂,頂著各種高大上的頭銜,像如“抗癌防癌專項基金會秘書長”“國家一級保健醫師”等,其實賣的都是“三無產品”,甚至敢賣天價,有的老人都被騙了十幾萬。
此外,還有“做任務賺金幣”“劇情直播間”......各種套路層出不窮,可以說是防不勝防。
事實上,面對這些劣跡網紅,就算是年輕人也很容易上當。
這幾天,號稱“日賺30萬”的網紅顧茜茜被永久封號,不少網友才發現被她的人設坑慘了。
顧茜茜本是一個美妝頭部網紅,擁有近500萬粉絲,曾因自曝日收入超30萬引發熱議。星圖報價顯示,她1-20秒的視頻就要4萬多,21-60秒的視頻要5萬多,60秒以上的視頻要5萬7千多。
表面上看,顧茜茜走搞笑抽象路線,化妝后是性感甜美風格,還上過讀書節目《閱讀閱中國》,想立“知性女企業家”人設,貌似十分接地氣。
其實,顧茜茜靠炒作博眼球出圈,走的是“黑紅”路線。她曾直播自爆過“黑歷史”:中學就輟學混社會,15歲時因為參與聚眾斗毆,被判了緩刑兩年半。
談到有案底對孩子的影響,她還開玩笑說,讓以后三代都干網紅,一個拍吃播,一個干搞笑主播,一個拍變裝擦邊.....
而顧茜茜走紅的路子也很野,她先是走“反差萌”人設,嬌小的身材配上大膽的言論,吸引了不少粉絲。她直播里啥都敢干,玩夸張特效,各種獵奇表演,加上情緒化的直播風格,粉絲蹭蹭地漲,后期靠帶貨美妝賺翻了。
事實上,劣跡網紅為了賺錢,什么事兒都干得出來。就拿那個情感主播劉雯來說,靠炒作立人設走紅,然后帶貨撈錢坑粉絲,她自己早就月入百萬,裝修八套房了。
在抖音上,劉雯坐擁500多萬粉絲,主頁介紹自稱是刑法碩士、電視節目主持人、公益助農大使,主持過《第一現場》等多檔電視節目,并置頂了自己做公益的相關視頻,自我包裝成正義高知人設。
2020年,她靠著點評熱點新聞火了一把,一年漲粉300多萬。結果,到了2021年4月,她因為“賣慘帶貨、演戲炒作”被抖音永久封禁。
但神奇的是,沒過多久劉雯又 “復活”轉生了。
接著,劉雯靠走“黑紅”路線,獲得了潑天的流量。她一會兒蹭“林生斌案件”的熱度,發表各種奇葩觀點,跟網友對罵,說自己被“網暴”博同情;一會兒化身“正義斗士”,網暴國藥、電信等國企,煽動網友情緒,帶貨賺錢。
嘗到甜頭后,劉雯又變本加厲,編造“19歲女騎手下跪”“顧客支付41元配送費,到騎手只有3塊5”等故事。而兩則謠言均被辟謠。劉雯也因傳播企業不實信息,被企業告上法庭并最終敗訴。
你以為她消停了?并沒有。她又開始賣慘,連發六條道歉視頻,陰陽怪氣地內涵企業,說自己沒收到傳票就被判了賠償50萬、道歉30天。而這也是她在混淆視聽,扭曲“賠償5萬,道歉5天”的事實,靠博同情引流。
但劉雯這一波賣慘操作,卻吸引大量網友圍觀,打造了炮轟平臺的正義人設。隨后,法院的官方帳號下面沖進1萬多條惡評,而劉雯卻借此得到巨大的流量,并獲得百萬收益。
有數據顯示,2025年1月,劉雯的單場直播GMV高達200萬元,月度帶貨總額突破500萬元。按照直播帶貨約20%的傭金比例計算,僅2025年1月,劉雯在幾個主要平臺的合計收入就超過百萬。
2.
/網紅無底線收割賺翻了,
網友為何搶著買單? /
實際上,劉雯這波帶貨十分魔幻:一邊賣慘“被逼到墻角,無路可退了”,一邊吆喝“馬上就沒庫存了,還有50單”,催粉絲趕緊下單。
算下來,劉雯用“道歉”引流,一個月漲粉幾十萬,賣貨收入上漲了幾十倍,賺到了許多打工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那么,究竟是什么人,被劉雯忽悠著激情下單呢?
根據蟬媽媽的數據,劉雯的受眾以31-40歲的男性為主,三線城市居多,粉絲消費水平在50-100元左右。而這些三四線的老鐵們,往往有一定的購買行動力,關心社會時事,但容易一時沖動,易受到情緒煽動。
但令人失望的是,老鐵們用辛苦錢支持劉雯,卻換來了貨不對版的假冒偽劣產品。
為了迅速撈錢,劉雯帶貨商品以低價、高傭金產品為主,什么廉價枸杞、西洋參、非純洗臉巾,很多都是不知名的小品牌,甚至白牌產品,售后和質量更是沒保障。
不少老鐵們下單后,就發現上當了。有人說她賣的29.9的五件套化妝品禮盒,質量有問題;她標榜的青海湖鹽,掃碼結果是足浴鹽,食用存在安全風險。
更夸張的是,她還賣過一種藍莓葉黃素眼部護理液,吹得比日本大牌還好用,價格還低得離譜。結果一查,生產廠家根本沒資質,不是藥企而是電商公司,更別說“國藥準字”了。
此外,劉雯還兜售白牌保健品,有消費者就在網上反饋他收到了發霉的產品;除此以外,她打著“助農”旗號賣的枸杞,也被網友發現貨不對板。
除了白牌商品之外,劉雯還賣理財課。賣得最好的老年理財課,背后的公司叫“菲爾萊科技”,這家公司因為虛假宣傳被罰過好多次,還被用戶告上法庭,投訴都6000多條了。
▲劉雯賣理財課
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從一開始,劉雯的帶貨套路就經不起推敲。
劉雯先拿社會熱點話題做視頻,添油加醋,編造謠言,把自己包裝成“正義人士”,博取同情和關注;等有了流量,就開始賣劣質產品,把流量變現。可以說,從編造謠言、煽動情緒到賣假貨,每一步都是套路。
剛被封的顧茜茜也是如此,靠走“黑紅”路線快速漲粉,為“塌房”埋下了大雷。
其實,顧茜茜一直爭議不斷,有人說她直播低俗,公開聊私密話題、展示文身,被平臺警告和舉報了好幾次。
后來,顧茜茜開始“洗白”,分享豪宅裝修、寵物日常,還把自己包裝成“普通女孩逆襲”的勵志故事。之后,她成立了工作室做美妝品牌,直播賣美妝、護膚品,套路18-23歲的年輕女性粉絲。
而顧茜茜直播帶貨,也是問題一大堆。夸大宣傳、虛假營銷,賣的東西質量也差,有網友就曾爆料,用了她推薦的美白霜,出現爛臉的情況。
盡管爭議不斷,顧茜茜的直播熱度,非但沒受影響,反而因其話題性更火了,就像她自己說的“你越罵我,我賺得越多”,甚至躺著什么都不干,就能日賺30萬。
直到她炫富翻車,各平臺才開始查她。2025年3月,顧茜茜被認定多次違規,包括但不限于虛假宣傳、誘導消費、違反社區規范等。
最終,顧茜茜被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封禁,賬號內容一夜清零。
對此,不少網友拍手叫好:“直播行業需要更多正能量,而不是靠炒作和虛假宣傳吸引眼球。”也有人表示,希望平臺進一步加強監管,別讓這些劣跡網紅再出來坑人。
3.
/劣跡網紅套路大起底:
誘導消費、套路企業、坑慘網友 /
這次,顧茜茜被封,再次把直播行業的亂象擺到了臺面上。
這幾年,直播帶貨越來越火,主播收入也水漲船高,但各種幺蛾子也跟著來了:虛假宣傳、數據造假、質量問題……各種亂象也層出不窮。有些主播為了流量和錢,甚至不惜違法。
典型的是,有的劣跡網紅借“打假”名義,靠表演坑騙網友和企業斂財。
在這些打假網紅中,有的缺乏專業性,其檢測結果的可靠性令人質疑;有的動機不純,更多是為了給自己的帶貨引流;更過分的,還有人借著打假的名義去敲詐別人,背離了打假的初衷。
2024 年 8 月,打假網紅“鐵頭懲惡揚善”(原名董某某),因敲詐勒索被警方抓獲。早在 2023 年 3 月,“鐵頭”就開始發布“打假”相關的短視頻,內容涉及三亞海鮮市場的亂象、金鑲玉抽獎騙局、老年保健品騙局等,短短幾個月內就迅速積累了數百萬粉絲。
后來,杭州警方通報,董某某等人因為涉嫌敲詐勒索被立案偵查。經調查,2024 年 5 月,董某某、薛某、許某某他們串通好,威脅一個帶貨主播,說要曝光他的黑料,向他索要幾百克黃金,還說給錢后會給他“保護”。經過幾番交涉,他們從那主播那拿到了一筆大額轉賬。
另外,有的網紅還愛打造人設賣慘,打著“助農”的旗號,實際上賣的都是假貨。
此前,一批涼山百萬級的網紅被抓,如涼山曲布、趙靈兒等,他們專門設計好了劇本,租用當地無人居住的生產用房、破壁殘垣作為直播背景,拍視頻裝可憐,說是“蹭飯”“助農”,其實都是演的。
他們把自己包裝成淳樸的涼山人,從外面買便宜貨,貼上“大涼山”的標簽,然后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再以高價帶貨,涉案金額高達千萬。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并出入高檔場所、穿名貴衣服。
最終,警方把這些劣跡網紅一網打盡,抓獲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劣跡網紅主播11人,搗毀MCN機構5個。
類似的網紅還有“東北雨姐”,她也是靠虛假人設和場景吸引粉絲,后期帶貨產品貨不對板引發輿論危機。
在短視頻中,東北雨姐生活在一個叫磨石峪的小村子。結果被央視曝光,房子是租的,平時根本不住那。她那些徒弟也租了房子,專門拍視頻演戲。而“表演”過了頭,也只能自食惡果。
后續,雨姐賣的東西問題不斷,大鵝貨不對板、稻田蟹造假、油污凈缺斤少兩……還因為賣的紅薯粉條里沒有紅薯,被罰了165萬。
更過分的是,有些網紅還數據造假,坑商家高額坑位費。6898萬粉絲的網紅“太原老葛”,就被指割商家韭菜900萬,涉嫌詐騙被立案。他給商家帶貨四次,累計收取傭金900萬元,但實際銷售額僅900萬元,其中1911萬是刷單……
不難發現,不管是顧茜茜、劉雯,還是雨姐、太原老葛,這些劣跡網紅的畸形帶貨現象,不僅損害了網友的權益、坑騙了商家錢財,也讓一些企業品牌聲譽受損,破壞了直播帶貨行業的健康發展。
所以說,平臺在嚴厲打擊劣跡網紅的同時,網友們也要擦亮眼睛,并提醒爸媽防止上當受騙,避免用辛苦錢養肥了不良主播。
參考資料:
《花光積蓄,背負高額債務……老人深陷直播“陷阱”怎么破?》,央廣網
《54人落網!涼山多名百萬粉絲網紅被捕,警方提醒》,封面新聞
《網紅“東北雨姐”虛假宣傳被處罰165萬元》,福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