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天,全國的高考生都在緊張等待成績公布,而彼時正在深圳參加北大優秀中學生暑期學堂的冼奇琪,卻異常平靜。當她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績——理科663分時,她只是合上手機,繼續參加學堂的活動,仿佛這只是生活中一個普通的日子。
但就在幾天前的一次采訪中,她的一句話卻引發了軒然大波。
當記者問她:“既然你成績這么好,為什么不再讀一年高三,沖刺清華北大?”
她淡定地回答:“我懶得考。”
此話一出,網絡上的質疑聲四起——“考不上就說不想考”“狂妄自大”“小孩子不懂謙虛”。但當她最終以高二學生的身份拿下663分,并成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少年班錄取時,那些曾經質疑她的人,紛紛沉默了。
數學天才,從小展露頭角
冼奇琪的數學天賦,從很小的時候就顯露出來。她出生在廣東陽江,父母都是人民教師,但家里對她的學習態度一直很寬松,并沒有像許多“學霸家庭”那樣,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或施加過多的學業壓力。她的童年和普通孩子一樣,喜歡玩拼圖、搭積木、數數字,還特別喜歡擺弄一些動手類的玩具,比如魔方、數獨、九連環等。
但在這些游戲中,冼奇琪展現出了異于常人的觀察力和推理能力。
有一次,冼奇琪的父母發現,別的小朋友還在學著10以內的加減法時,冼奇琪已經能自己琢磨兩位數的計算,甚至還能用不同的方式解答同一道數學題。比如一道“32+48=?”的題目,她不僅能按常規算法算出答案,還能用拆分計算法(30+40=70,2+8=10,70+10=80)來解題,速度快得驚人。
冼奇琪對數字有一種天然的敏感度,看到生活中的物品,她常常會下意識地把它們轉換成數學概念。去超市買東西,她會自己算賬;坐車時,她能根據出發時間和路程估算到達時間;甚至在吃飯時,她能迅速算出一家人一共吃了多少口飯,連父母都感到驚訝。
進入小學后,冼奇琪對數學的興趣更加濃厚。她不像有些孩子那樣,對做題感到枯燥,而是把數學當成一種有趣的“解謎游戲”。老師剛教完乘法口訣,她已經能倒背如流,還能推導出一些口訣之間的聯系。
當別的同學還在努力理解“分數”這個概念時,冼奇琪已經能夠自己推導出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并且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題目,提出多種解法。
有時候,連老師都被她的思維方式驚訝到,會專門在課堂上討論她的解題思路。
到了三年級,冼奇琪的數學能力已經遠超同齡人。
學校里有一個數學競賽選拔考試,面對全校高年級學生,她以第一名的成績脫穎而出,甚至擊敗了五、六年級的學生。老師意識到,她的天賦不能被埋沒,于是建議她開始接觸奧數。
奧數的難度遠超普通數學課程,它不僅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要求有很強的邏輯推理、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冼奇琪一開始覺得奧數有點復雜,但她很快就找到了學習的竅門,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各種解題技巧。
冼奇琪的父母并沒有特意安排奧數培訓,而是給她買了很多數學思維類的書籍,讓她自由探索。
她自己鉆研各種競賽題,不斷挑戰更難的數學問題,漸漸地,她的解題速度和準確率都遠超同齡人。
初中時代,進入頂級數學班
冼奇琪的小學成績非常優秀,小升初時,她順利考入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奧數班。這個班級可以說是廣東省數學最頂尖的學生聚集地,許多學生從小就接受過專業的競賽培訓,目標就是沖擊全國奧林匹克競賽。
但即便是在這樣一個高手如云的環境里,冼奇琪依然表現突出。
在奧數班里,數學課的進度比普通班級快得多,老師往往只講一遍重點內容,學生就要自行研究剩下的部分。而冼奇琪不僅能快速理解,還能舉一反三,主動去探索更復雜的數學原理。她經常和同學們探討解題方法,甚至會自己設計數學題目,讓同學們挑戰。
在初二的一次奧數比賽中,冼奇琪面對全校最強的競爭對手,拿到了第一名,震驚了所有人。
許多高年級的同學都知道了這個“小學妹”,連數學老師都對她贊不絕口,稱她是“天生的數學家”。
到了高一,冼奇琪更是直接挑戰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本來她只是作為非競賽組成員去試試水,結果卻一舉拿下廣東省一等獎,甚至比很多專業競賽選手的成績還要好。
冼奇琪的數學老師說:“她的思維方式很獨特,不是靠死記硬背,而是能真正理解數學的邏輯。她的推理能力、空間想象力,都遠超同齡人。”
16歲高二生,如何“懶得考清北”?
2020年,冼奇琪剛上高二,偶然間在校園里看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招生通知。
中科大少年班創辦于1978年,是中國最早的天才少年培養計劃,它的目標是招收全國范圍內智力超常、學習能力突出的少年,并進行高水平的科學教育。
冼奇琪當時并沒有特別想要報考,但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提交了申請。
結果,她很快通過了初審,進入了考試階段。
少年班的選拔過程非常嚴格,包含多個環節:
初審:主要考查學生的數學、物理競賽成績、平時成績和學術能力。
高考:考生必須參加全國高考,并取得足夠高的成績。
復試:分為數學、物理筆試和教授授課+現學現考測試。
面試:教授們會通過小組討論、解題思路分析等方式,決定最終錄取名單。
高考結束后,冼奇琪拿到了663分的高分,順利進入少年班的復試。
復試當天,考場內高手云集,所有考生都是全國范圍內最優秀的數學和物理選手。
教授在考試前先上了一堂數學課,然后立即發試卷,讓學生當場解答。這種“現學現考”的方式,不僅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考察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應變能力。
冼奇琪回憶說:“這些題目確實難度很高,但都在我的接受范圍內。”最終,她順利通過了復試,成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
當記者問冼奇琪:“既然你成績這么好,為什么不再讀一年高三,沖刺清華北大?”
她只是笑了笑,說:“我懶得考。”
冼奇琪并不是對清華北大沒有興趣,而是覺得高三的學習對她來說是重復的,她更希望盡早進入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科研環境。
如今,她的未來依舊充滿可能
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后,冼奇琪并沒有放松,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
2024年,冼奇琪獲得了“郭沫若獎學金”,這是中國科大本科生的最高榮譽,只有學術表現極其突出的學生才能獲得。
冼奇琪的未來規劃也很明確:繼續攻讀研究生,專注科研。她的目標不是為了名校的光環,而是希望在數學和科學研究領域,真正做出有價值的成果。
對于這位曾因一句“懶得考”而被誤解的女孩來說,事實已經證明,她的選擇沒有錯。
信息來源:
冼奇琪(中科大少年班學生) - 百度百科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年5月21日發布關于《華附學子 | 16歲,考中科大少年班!20歲,獲郭沫若獎學金!祝賀21屆冼奇琪校友》的報道
厲害了! 廣州16歲姑娘考上中科大少年班|少年班|中科大|冼奇琪.信息時報.2020-08-20 [引用日期2020-12-23]
華附學子 | 16歲,考中科大少年班!20歲,獲郭沫若獎學金!祝賀21屆冼奇琪校友.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引用日期2024-06-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