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的關鍵技術中,美西方一直作為領軍者存在著。
之前的數據也體現出了這一點,2024年,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就分析了包括國防、太空、能源、環境、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和機器人在內的64項關鍵領域的先進技術后發現。
早在2003年時,世界64項關鍵技術中,美國以占比94%的份額登頂,而當時的中國僅有三項是世界領先的。
但在20年后,這一排名卻出現了極大的變化。
二十多年前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所說的關鍵技術,就是世界目前正在發展的大方向,其中包含國防、太空、能源、環境、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機器人等等領域。
2003年的時候,美國在這些領域處于毋庸置疑的地位,根據數據顯示,64項技術中,美國占據了九成以上,也就是60項的第一名。
當時的中國僅僅只有三項。所以在那個時候,不僅外媒經常報道稱,“中國的科技水平十分落后”、“中國科技還與美西方國家有著至少兩代的差距”、“西方科技遙遙領先”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就連我們國內也認為,中國科技比不上西方。
具體表現為,那個時候很多人只要一提起先進技術,首先想起來的就是進口的。
進口產品好,技術穩定且先進,所以只要是貴的產品,大多都與西方先進技術掛邊。
同時,國內許多學生為了在學術上的造詣,也紛紛選擇出國留學,甚至在畢業之后,他們有想到一部分人都會留在國外。
這也就導致國內出現一個惡性循環,相關人才越少,就越留不住人,技術發展就愈加停滯。
而像64項關鍵技術,就不說具體的每一項,從涉及到的領域我們也能看出來,這里的每一項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還需要留住人才,以及足夠多的時間才能得到些許的成果。
但彼時的中國,幾乎每一項都遭遇著重重阻礙。
資金方面,中國在加入WTO兩年,經濟條件雖然比之前要好,但還需要長時間發展才能獲得充裕的資金。沒有錢,怎么大力研發投入呢?
人才方面,盡管愛國意識深深刻在每一位中國人的腦子里,但面對著不夠先進的科研環境,相關教育的不足,人們只能選擇遠走他鄉,盡可能精進學業,等待學成歸國。
時間方面,新中國建立不過短短的幾十年,面對著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們需要發展經濟,需要打開全球貿易,還需要大力發展國防力量。
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不得不選擇側重點。所以綜合多項因素,我國在關鍵技術上的確不占優勢。
而這也成為了美西方拿捏我國的依仗,當時我國在許多關鍵技術上被卡脖子,在感到憤怒和無力的同時,我們也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發展屬于自己的科技力量,只要站在世界頂端,就不會再被欺負。
但如同天塹般的差距,我們是怎么發展的?
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一個“錢”字。沒有錢,我們的技術發展就是一紙空談。
所以經濟仍然是我們的發展重點,這其中,中國制造的轉變最為明顯。
曾經,中國制造是廉價、質量差的代名詞,之后我國開始引進外資,開設工廠,進行標準化、規?;纳a之后,中國制造逐漸成為了物美價廉的代名詞。
隨著中國與全球經濟的聯系加深,我國的資金鏈運轉逐漸變得龐大。經濟的發展讓我國得以在多個領域加大投入,除了軍事,就是科研教育。
在我國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時,各個企業也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只要研發出足夠吸引人的產品,那自家的競爭力就會顯著增加,為了更好的未來,他們愿意大力投資。
也因此,在民間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相關人才越來越多,科研環境也越來越好,逐步實現了良性循環,在關鍵技術上也飛快進步。
這樣的努力短短的20年時間內能達到什么地步呢?
科技創新集群
中國的逆襲
根據澳大利亞智庫數據顯示,截止到2024年,我國已經在64項關鍵技術中占據了57項,逆襲美國成為了擁有關鍵技術最多的國家。
而在57項關鍵技術中,中國增加最明顯的是可應用于軍事用途的技術,比如說雷達、衛星定位、無人機等等。
而在高超音速導彈相關技術上,中國被引用論文的數量占據了73%,美國這一比例才只有13%。
可以說,在多個領域中,中國都是以碾壓態勢領先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智庫是個著名的“反華”機構,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中,它們就針對中國各個領域寫了大量文章來詆毀。
這一篇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中的成就,從表面上看是感嘆中國在科研技術方面的進步飛快,實際上他們卻有兩個明顯的目的。
第一,像吹捧美國那樣吹捧中國,讓我們在夸贊中迷失自己。
第二,讓世界都看到中國的進步,好讓那些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對中國提起防備心,以此阻礙中國技術發展。
同時,澳大利亞智庫專門點出了中國在軍事領域中的成就,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試圖以此渲染“中國威脅論”。
多年來,西方對于中國的類似渲染也不在少數,所以我們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提高警惕。
我們在科技上的成就的確令人驚喜,比如說在AI方面,deep seek一經推出,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一波熱潮。
再比如說量子技術方面,盡管現在依舊以美西方為主導,但中國的量子技術已經不會被遠遠甩在身后,被卡脖子了。
另外在航空航天領域,我國也取得了矚目的成就,C919大飛機、殲20,殲35戰機甚至是六代機、還有空間站技術、登月技術等等,也都達到了世界前列。
這些都表明,我國在科技發展上的成就是驚人的,但距離壟斷世界第一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們應當要繼續發展,追趕,避免被外界影響。
在關鍵技術和高科技領域中,我國和西方國家仍然有著一些差距,所以追趕仍然是我們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但國際形勢在變化,我國的技術也在沉淀,人才回流,科研環境改善,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中國科技一定能夠不負眾望,真正走在世界前列!
觀察者網:澳“反華智庫”炒作:64項關鍵領域先進技術,中國57項全球第一
中國新聞網:2024年全球科技集群百強榜公布:中國連續兩年數量最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