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拿到的錢少了,但賺得反而更多。
編 輯 | 尚 武
出 品 | 汽車K線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寧王”2024年凈利潤可能超過中國上市車企銷量Top 10之和。
3月14日,全球最大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發布2024全年財報,公司營業收入為3620.13億元,同比減少9.7%。
這是其營業收入10年來首次下滑,低于分析師預期的3720億元。
同期,該公司凈利潤為507.45億元,同比增長15%,略低于分析師預期的515億元,但相較整個中國汽車產業,這已經是非常出色的表現。
2024年,“寧王”日進凈利潤超過一個“小目標”,達到1.39億元,全年凈利潤率約為14%,遠高于保時捷等豪車品牌。
在交出財報后,多家券商(如興業證券、華泰證券等)對寧德時代給予積極評價,認為其盈利能力穩健,看好其技術創新和全球市場擴張,并給予“增持”、“買入”評級。
對于營收下滑、凈利增長,寧德時代表示:“盡管公司電池產品銷量有所增長,但由于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下降,公司產品價格相應調整,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凈利潤實現同比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研發技術和產品力。”
不過,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成本調整,可能仍有空間。
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市場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上市車企進入動力電池領域,盡量避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增強議價能力。
例如: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逐漸引入其他電池供應商(如比亞迪等),以減少對寧德時代的依賴。
長城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吉利汽車等車企也在開發相關電池產品,或在一定程度沖擊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
隨著如豐田汽車等世界汽車巨頭,將于接下來兩年推出固態電池;歐洲車企(如:大眾汽車集團、奔馳等)則開始將混動技術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可能也會減少對鋰電池的需求。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寧德時代已經開始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不久前,寧德時代宣布與北京百度網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無人駕駛與數智化展開合作,共同推動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普及與發展,以及人工智能(AI)在工業上的應用和推廣。
更早之前,寧德時代還計劃參與船舶動力系統的供貨,同時進軍儲能行業。
面對行業加速變革,寧德時代正謀求在香港IPO,以獲得更多資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